入于禅定者,其心愉悦自适之谓。如华严经净行品(大九·四三二中):“若咽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维摩经方便品(大一四·五三九上):“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 p647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触于行住坐卧之缘,对于色声等之境也。即日常之动作。小止观曰:第二明历缘对境,修止观者,端身常坐,乃为...天台宗修圆观时,论其所观之境,有主张真心者,亦有主张妄心者,而将真妄二心境并称之,即为真妄观境。台宗二百题卷...【四静虑所治障别】 p0461 显扬十九卷十一页云:问:初静虑所治障云何?答:有五种,应知。一、贪恚害寻。二、苦。...(术语)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五,缘觉之住心也。业者善恶之二业,因者十二因缘,种有无明,无明为一切烦恼之根本,...北周僧。籍贯、生卒年皆不详。梁初驻锡益州(四川灌县)青城山飞赴寺,欣然有终老之志。时习俗每至三月三日,必往青...禅宗公案名。为唐末五代玄沙师备禅师(835~908)到莆田县与小塘长老,就“动静不一不二”之玄境,所作之机缘问答。...【饮食变异无常之性】 p1250 瑜伽三十四卷九页云:云何观察饮食变异无常之性?谓由观见种种饮食、一时未办,一时已...(本生)又作苏陀沙拏,旧作须大拏,须达拏,须提梨拏。译曰善牙,善施等。释迦如来因位时,为叶波国太子,行檀波罗...【罗怙罗护法未灭】 p1447 西域记六卷二十一页云:分舍利窣堵波西南,行二百余里,至大邑聚,有婆罗门、豪右巨富。...(经名)军荼利仪轨,陀罗尼集经第九金刚阿密哩多军荼利菩萨自在神力咒印品。...即于自身者。谓身亦名身。根亦名身。五色根亦名身。四大种所造聚亦名身。今此义中意说四大种所造聚名身。 离生喜乐...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我们学佛的人,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记着,不能够丝毫错了因果,否则将来业报现前时,就会障碍你了生死,...
释迦牟尼佛陀为什么有那样超人的成就,而成为世界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位大圣人呢?为什么能受千千万万人民的...
胜生无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 胜生无罪。就是说菩萨如果说他万一他没往生到净土去,或...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一天,对比丘们开示:有三种法甚可爱敬,为世间人所贪求。是哪三种呢?...
义工,是一种慈悲与利行的奉献,是一种爱心和时间的布施,所以义工都是知行合一的菩萨行者。大家各尽己能,努力耕耘...以前对于我家来说,过年并不是可喜的事,登门要债的人,往往有好几个,而且连接来上好几天,一直要到年三十的夜晚才...佛教是一切人类的宗教,不论什么种族,什么阶级的人,都可以得到佛法的救度。但因人类的根性不一,佛陀为要适应各种...
大德,我现在要向你讲几句佛法,希望你静下心来听着。释迦佛说末法时代的众生要想超出苦海、脱出轮回、了脱生死,必...
禅悦
【佛光大辞典】
上篇:禅师 | 下篇:禅悦食 |
梵名 Kanakavatsa。十六大阿罗汉之第二。又作嘎纳嘎巴萨、那迦跋。与其眷属五百阿罗汉共住于北方迦湿弥罗国,系护持...
历缘对境
真妄观境
四静虑所治障别
拔业因种心
香阇梨
玄沙到县
饮食变异无常之性
苏达拏
罗怙罗护法未灭
军荼利明王经轨
证得现法乐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若非老僧定力够,几作驴儿被他骑

向佛陀学习

【推荐】没有很坚定要往生的人,福报最好不要太大

世间有三法甚可爱敬,为世间人所贪慕

做义工的功德到底有多大
圣严法师《新年的新衣》
修福与修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