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授戒之式,要三师七证之人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Yinyuan 明清之际禅宗僧人。日本佛教黄檗宗初祖。俗姓林,名隆琦。福建福清人。28岁出家。明泰昌元年(1620),...禅林用语。超宗,谓不立真如佛性之方法;越格,谓不依旧例之形式。即指能超越凡圣之形式,而存乎自在之天机者。碧岩...【三时说教】 p0194 瑜伽七十六卷十八页云:胜义生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唯为...【独头意识】 此又名不俱意识,就是不与前五识俱起,单独生起而泛缘十八界的意识。此复有三种,称为独散意识,梦中...(杂名)由乾陀罗之略。山名。...【异熟法法】 p1116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异熟法法云何?谓不善善有漏法。...(1578~1645)明末僧。霸州(河北霸县)人,俗姓赵。字颛愚。师性端凝,常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求度于惠仁,止栖沙村...梵名 Da?ahārā。印度教节日。源于古代对河川女神之祭仪。每年阳历五、六月举行。印度教徒认为此时在恒河等圣河中...(一)(539~627)隋唐时代僧。吴郡海盐人,俗姓于(或谓姓干)。十二岁出家,随侍开善寺之慧熙。从杨都建初寺琼法师...与“毕竟解脱”同义。即完全解除束缚、迷惑之自由状态。指修行纯熟之情形,或表示万有自体之绝对真实、原本之状态。...【粗品杂染】 p1473 瑜伽八十卷八页云:云何名为麁品杂染?谓在家者、贪瞋痴行性,诸出家者、见依止性;及彼所依不...《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大悲咒修持仪轨...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摄一切法门,一切行门亦归结于净土,即印祖所言一切法门,无不...我们的心量不够大,不能打开,往往是因为我们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不了解,从而在所产生的问题中怨气冲天,叫苦连连。今...在某次法会的因缘,担任机动组的职事,繁重而忙碌的出坡作务中,因不小心而有些许受伤,但因不碍事,所以也就没有多...(一) 禅宗一法,本来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没有公案可参。到了后来,学禅的人根基越来越浅薄,要契入禅门,要直指...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业力的成就要有五种的相貌。十业道诸位知道:身有三种杀、盗、淫;口有四种两舌、绮语、妄语...第八识等于是我们的一个仓库。当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回到第八识;当我们生命开始的时候,从第八识出发。我们从一个...问: 在家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不如法? 天因法师答: 在家居士不能叫僧团,居士称优婆塞、优婆夷,在...
三师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根 | 下篇:三师七证 |
梵语 sarva-bīja-vijāna。又作种子识。乃执持一切法之种子而不失之识,为阿赖耶识之别名。成唯识论卷二(大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