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名)根本地狱之八热各有十六游增。共为一百二十八。于此加根本之八热。而为一百三十六。见三界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丰足利人也。法华经譬喻品曰:饶益诸子等与大车。...(术语)杂乱染污真性者有三:一、烦恼杂染,起贪瞋我见等烦恼而杂染真性者。二、业杂染,由烦恼而造种种之恶业,以...(譬喻)譬最上之法。长阿含经一曰:吾愍汝等,今当开演甘露法门。...指戒、定、慧三学,在凡夫之身为有漏(有烦恼、垢染),在圣者之身则为无漏(无烦恼、清净)。故谓圣者之三学为三无...【如名取义散动】 p0578 世亲释四卷十九页云:如名取义散动者:谓如其名,于义散动。为对治此散动故;卽彼经言...(术语)法性寂然为止,寂而常照为观,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止水影现万象,故止与观者,不二一体也。辅行一曰:中...(异类)魔之自外来者。属于四魔中之天魔,天台分之为三种:一 惕鬼、二时媚鬼,三魔罗鬼。见止观八下。...【二种舍】 p0022 显扬五卷十二卷云:复有二种舍。一、依种种姓。二、依一种姓。依种种姓舍者:谓依于色,乃至...(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鹫峰说金刚萨埵之秘密相应法,有种种之观想。...即唐代雪峰义存之法嗣长庆慧棱禅师(854~932)二十年如一日,精进坐禅,坐破了七个蒲团。后世之禅林,每以长庆坐破...(术语)开发本有之佛性,觉知真性之本源也。八十华严经六曰:应受化者,咸开觉。地持论曰:平等开觉,故名为佛。...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我们诸位道友出家,先没有学习到佛法,还不知道发愿,也不知道回向。等你出家落发的时候,第一个发愿,落完发了开始...
菩提心有本质上的差别跟作用上的差别,在本质上的差别就是世俗菩提心跟胜义菩提心。那么世俗菩提心是缘事相而发心,...
《广论》云: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 这个部分,止的体性,请大家看附表第三,止观体性。 前面的布施、持戒...
一、孙泰 唐朝的孙泰是山阳人,少年时代从师皇甫颖,操守很有古代贤人的作风。 孙泰的妻子就是他姨的女儿,他姨临死...
佛教平常给人影响最深的是僧俗弟子中很多人都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更将常人记忆定格在僧俗弟子互相见面时合掌问...
凡夫之人,那能无过。除非入正定聚的圣人,就不会有过失。因为常常在定中,故能无过。 刘明有这样一个朋友,性情暴...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
净土缘起的第六大缘起,就是染土本空。为什么要说净土真实呢,因为我们娑婆世界,本来也是不实在的。 在《大智度论...
一百三十六地狱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十八地狱 | 下篇:地狱因 |
(经名)佛说鬼子母经,一卷,失译人名。说鬼子母,食人之子,佛隐其爱子,以济度之,使拥护三宝。然较毗奈耶杂事三...
饶益
三杂染
甘露法门
三无漏学
如名取义散动
止观不二
外魔
二种舍
普贤曼拏罗经
坐破七个蒲团
开觉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出家不生退悔心

发起菩提心的两个因缘

一天至少要有1小时独处空闲

古人修善积德改命的故事

平常为何要称念阿弥陀佛名号

怎样对待别人的过失
五欲对我们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