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十三卷七页云:经部师说:此证虽多种种希奇;然不应理。所以然者?所引证中,且初经言有三色者;瑜伽师说:修静虑时,定力所生定境界色,非眼根境,故名无见。不障处所,故名无对。若谓既尔,如何名色;释如是难,与无表同。又经所言无漏色者,瑜伽师说:即由定力所生色界、依无漏定者,即说为无漏。有余师言:无学身色、及诸外色、皆是无漏。非漏依故,得无漏名。何故经言有漏法者、诸所有眼、乃至广说?此非漏对治,故得有漏名。是则此应言有漏亦无漏?若尔;何过。有相杂失?若依此理,说为有漏;曾不依此、说为无漏。无漏亦然。有何相杂。若色处等、一向有漏;此经何缘差别而说。如说有漏有取诸色心栽覆事,声等亦尔。又经所说福增长言,先轨范师、作如是释:由法尔力,福业增长。如如施主所施财物,如是如是受者受用。由诸受者、受用施物、功德摄益、有差别故;于后施主、心虽异缘;而前缘施思所熏习,微细相续,渐渐转变,差别而生。由此当来,能感多果。故密意说,恒时相续,福业渐增,福业续起。若谓如何由余相续德益差别,令余相续心虽异缘而有转变?释此疑难,与无表同。彼复如何由余相续德益差别,令余相续别有真实无表法生。若于无依诸福业事,如何相续,福业增长?亦由数习缘彼思故,乃至梦中,亦恒随转。无表论者,于无依福,既无表业;宁有无表?有说:有依诸福业事,亦由数习缘彼境思,故说恒时相续增长。若尔;经说诸有苾刍、具净尸罗,成调善法;受他所施诸饮食已;入无量心定,身证具足住。由此因缘,应知施主,无量福善,滋润相续,无量安乐,流注其身。施主尔时,福恒增长。岂定常有缘彼胜思。是故所言思所熏习,微细相续,渐渐转变,差别而生,定为应理。又非自作,但遣他为,业道如何得成满者;应如是说:由本加行,使者依教,所作成时,法尔能令教者、微细相续、转变差别而生。由此当来,能感多果。诸有自作事究竟时,当知亦由如是道理。应知即此微细相续转变差别,名为业道。此即于果,假立因名。是身语业所引果故。如执别有无表论宗,无表亦名身语业道。然大德说:于取蕴中,由三时起思,为杀罪所触。谓我当杀,正杀,杀已。非但由此业道究竟。勿自母等,实未被害,由谓已害,成无间业。然于自造无误杀事,起如是思,杀罪便触。若依此说;非不应理。何于无表,偏怀憎嫉,定拨为无;而许所熏微细相续、转变差别。然此与彼,俱难了知。今于此中,无所憎嫉。然许业道,是心种类,由身加行,事究竟时,离于心身,于能教者身中,别有无表法生。如是所宗,不令生喜。若由此引,彼加行生,事究竟时,即此由彼相续转变差别而生。如是所宗,可令生喜。但由心等相续转变差别,能生未来果故。又先已说。先说者何?谓表业既无;宁有无表等。又说法处,不言无色。由有如前所说定境无见无对法处摄色。又言道支应无八者;且彼应说正在道时,如何得有正语业命。为于此位,有发正言,起正作业,求衣等不?不尔。云何?由彼获得如是种类无漏无表,故出观后、由前势力,能起三正,不起三邪。以于因中,立果名故;于无表立语业命名。若尔;云何不受此义?虽无无表;而在道时,获得如斯意乐依止;故出观后、由前势力,能起三正,不起三邪。以于因中,立果名故;可具安立八圣道支。有余师言:唯说不作邪语等事、以为道支。谓在定时,由圣道力,便能获得决定不作。此定不作,依无漏道而得安立;故名无漏。非一切处要依真实别有法体方立名数。如八世法,谓得不得及与毁誉称讥苦乐。非此不得衣食等事,别有实体。此亦应然。别解脱律仪,亦应准此。谓由思愿力,先立要期,能定遮防身语恶业;由斯故建立别解脱律仪。若起异缘心、应无律仪者;此难非理。由熏习力,欲起过时;忆便止故。界为堤塘义、亦应准此。谓先立誓限、定不作恶。后数忆念,惭愧现前,能自制持,令不犯戒。故堤塘义、由心受持。若由无表能遮犯戒;应无失念、而破戒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不定】 p0316 瑜伽六十二卷二页云:云何不定?谓于定地,下至作意,亦不能得。...【四证净次第】 p0448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卷十四页云:问:何故世尊先说佛证净,乃至后说戒证净耶?答:若作是说:随...(术语)依授戒之法于受者之身中发得戒也。法华玄义六曰:受戒之时,说此戒法授于前人,前人听闻即得发戒。...谓违背缘起之理,而迷妄的执着实我、实法或假名言相。亦即显现我执、法执之相。大乘起信论(大三二·五七七上):“...【五随烦恼遍与一切染心相应】 p0291 成唯识论四卷二十页云:此中有义,五随烦恼,遍与一切染心相应。如集论说:惛...又作出班上香。禅宗寺院,于供养诸佛或祖师之大法会中,依准出班之仪式,行至诸佛祖师之图像前上香,用表虔诚礼敬之...(术语)一业因也。同一之业因也。俱舍论十七曰:一业引一生,业能圆满。一业引未来世一生之意。...又名我执,或人我执,即固执身体中有一个我的邪见。...(流派)谓南山大师四分律宗之一流。...亦名:问遮难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正明对问。(一、示衣劝实)律直问十三难事,无有前缘。今时相传,前问衣钵,...【意识】 p1206 显扬一卷三页云:意识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于意根,与彼俱转,缘一切共不共法为境,了别为...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问: 师父慈悲!弟子有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锅漏匠,由谛闲法师安排他在一个破庙里修行,因为他小时贫苦,没有读...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
参禅人,要知以禅为道,办道即参禅是也。此一大法,尘世街廛不能办,因人事纷繁,日无静处,夜无静声,正兴此法反;...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菩萨自说过去的行愿: 善男子!我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行菩萨行,求一切智。...
我们刚开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从善念要提升到一种愿力。因为你善念是不决定的,善念有时候会受情绪的影响,有...炉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三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客观地、公正地评价自己。能够平心静气地正视...
有了信心以后要发愿,净土的愿是二个:第一个厌离娑婆,第二个欣求极乐: 我们相信佛法以后,我们就相信有来生的观...
无表色非实有证
【法相辞典】
【无表色非实有证】 p1084
上篇:无缘寂灭清净 | 下篇:无相中作加行障 |
(杂语)殊妙之华。无量寿经上曰:天雨妙华。...
不定
四证净次第
发戒
妄执
五随烦恼遍与一切染心相应
出班烧香
一业
人执
南山家
受具戒正问遮难
意识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不要高估了自己,你不是六祖大师
弟子规

任在一切处办道十年,不如丛林办道一日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略释

这种善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怡山发愿文
让反思成为成功的加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