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八卷一页云:复次若有远离四种过失,说灭谛者;是名正说。何等名为四种过失?一、增益过失,二、自相邪分别过失,三、相杂乱过失,四、损减过失。若言诸行尽灭有异者;是增益过失。言无异者;是自相邪分别过失。言亦有异亦无异者;是相杂乱过失。言非有异非无异者;是损减过失。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商莫迦】 此云善。西域记云:旧曰晱摩菩萨,讹。...(术语)境为所观之境,行为修断之行。果为所得之果。就一切法而审详分别观察三性有体无体,有为无为等,谓为境。已...全一卷。唐代慧沼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又称因明论义纂要、因明纂要。全称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本书系法相宗二...(修法)念虚空藏菩萨而求记忆力成就之法也。闻持者见闻忆持不忘。其修法画虚空藏菩萨于圆满之月轮中,安置之于室内...即再次往诠义理。又作再往。摩诃止观卷七上(大四六·八七下):“一往然,二往不然。” p201...【作意处】 p0686 此卽所知事同分影像之异名。...【无明位有二】 p1070 瑜伽八十七卷十一页云:其无明位、复有二种。一、先。二、后。随眠位、是先;诸缠位、为后。...(术语)念佛有总别之分。就总言之,有三种,一称名念佛,口称佛名也。二观想念佛,静坐而观念佛之相好功德也。三实...生死相续,皆由十二有支,谓从无明乃至老死。 一、无明支 以行蕴中无明为体,不取余法,斯乃与行得为因缘,此...《不空羂索神咒心经》一卷,唐玄奘译。显庆四年(659),在大慈恩寺弘法院译出(原经后序为显庆二年五月旦日于大慈恩寺...亦名:发露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提舍那者,此云发露,谓此忏悔,是发露法故。”资持记释云:“提舍那者,亦即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问: 兵荒马乱的时候,幸亏老天的保佑,我们侥幸逃过了一劫,保全了生命,假若当时,盗贼在后面追杀,一步步迫近...在临命终时由两种力量决定,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业力大就是随业流转;但心力更大,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所以讲...今人多无知,不孝父母,不敬长辈,唯独溺爱子孙。从小就给孩子锦衣玉食,娇生惯养,衣食住行,皆是最好。结果孩子成...中国文化最高的就是《易经》。《易经》的根本思想,它提出一个重要的论点说:「祸福相依」,就是人生有它福乐的一面...这个事情是这样:我们在无量劫的生命的流转当中,经历过很多很多次生命的经验。有些经验是痛苦的经验,有些经验是快...第一个步骤是听经闻法。 听经闻法,才能够了解到佛法的真义。但是,要听闻佛法,就必须要亲近善知识;能够有机会接...如若是为了能受人信施、或为便于利用人的善心和对出家人的恭敬心而显出家相者,则是伪作沙门,心非沙门;若在家人披...每天花一点时间想想应该感谢谁。感激与内心的平安是携手同行的。对生命的恩赐越真诚地感恩,就越心平气和。 在清早...
灭谛与诸行尽灭非一非异等
【法相辞典】
【灭谛与诸行尽灭非一非异等】 p1216
上篇:灭尽定中识不离身证 | 下篇:业尽 |
复次因辩观察契经等法,应当解释诸法道理,由依此道理能观彼法故。问若欲于诸法正勤审观察,由几种道理能正观察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