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又作遮照。破万法而显真空之理,称为破;论万法之缘起而显妙有之义,称为立。此即空有二门。如三论宗依空门而破诸法...【顺后句】 p1106 杂集论十五卷十页云:顺后句者:谓卽二法,展转相问。依止后法,以答所问。如有问言:若所取、亦...亦名:种相 子题:草木七种色、根有五种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问:‘种相云何别耶?’答:‘相者,谓一切果菜上有...(譬喻)不知己衣里系珠,贫穷求衣食之喻也。大日经疏四曰:系珠毒鼓之缘,岂当己乎?...(术语)支那南北两宗之禅,从宗风之称呼而云然也。...大明白身,梵名 Gaurī mahāvidya,音译毫利摩诃微地也。为密教安于现图胎藏曼荼罗观音院内第五位之菩萨。密号常净...合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等叫做大乘心。...(术语)三乐之一。离生死之苦而究竟安稳,谓为涅槃之乐。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皆令离苦得安稳乐,世间之乐及涅槃乐。...凡三十卷。印度迦[施-也+冉]延子造,苻秦僧伽提婆与竺佛念共译于建元十九年(383)。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书乃...(1025~1091)宋代临济宗僧。剑州尤溪(四川剑阁)人,俗姓施。字照觉。又称常聪。十一岁依宝云寺文兆出家,从契思...梵语 ātman。 音译阿特曼、阿坦么。原意为“呼吸”,引申为生命、自己、身体、自我、本质、自性。泛指独立永远之主...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供养。我们读大乘经的时候要供养,不是你供养很多了,一支香也...
如果你在临命终时还会想家亲眷属,说明你这个厌离娑婆这个厌离就没有做到。你又怕阿弥陀佛来,来了接自己走可不是死...问: 有些父母对子女说话都是疾言厉色,连关爱也是责骂表达。比如:天这么冷,为什么不穿衣服?为何公司这次升迁没有...
此前,我们把《西方合论》作了一个刹土门,就是各种净土的介绍,衬托出西方极乐世界是不可思议,摄受有情净土。其次...如果我们有了错误的知见,那么即使是住在一个深暗的洞穴或是高空之处,我们都会在混乱中,而当拥有正见时,心就能完...
1.晨钟偈 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2.戒定真香 戒定真香 焚起冲天上 弟子...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今我等日用之...
一、前言 佛说的法门,有的侧重现法乐、有的侧重后世乐。而准提咒则是以实现现法乐为主。印顺法师在药师经讲记中提...
四道理
【阿毗达磨辞典】
复次因辩观察契经等法,应当解释诸法道理,由依此道理能观彼法故。问若欲于诸法正勤审观察,由几种道理能正观察耶?答由四种道理,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观待道理者,谓诸行生时要待众缘,如芽生时要待种子时节水田等缘,诸识生时要待根境作意等缘,如是等。作用道理者,谓异相诸法各别作用,如眼根等为眼识等所依作用,色等境界为眼识等所缘作用,眼等诸识了别色等,金银匠等善修造金银等物,如是比。证成道理者,谓为证成所应成义,宣说诸量不相违语。所应成义者,谓自体差别所摄所应成义。诸量不相违语者,谓现量等不相违立宗等言。法尔道理者,谓无始时来于自相共相所住法中,所有成就法性法尔,如火能烧水能烂,如是等诸法成就法性法尔。如经言,眼虽圆净空无有常乃至无我,所以者何?其性法尔,复次于诸法中正勤观察四道理已。
上篇:四种寻思 | 下篇:四修定 |
(名数)金刚界五佛之宝座也。一大日师子座师子为诸兽之王,于诸兽中游行无畏。毗卢遮那亦如是。为诸法之王,于诸法...
破立
顺后句
净生种法种相
系珠
南顿北渐
大明白身菩萨
大乘心
涅槃乐
阿毗昙八犍度论
常总
我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背了二三十年的佛经,究竟叫你干什么呢

相信阿弥陀佛是唯一的救助力量
圣严法师《以勉励代替责骂》

修净土的正经和副经
训练心

佛教常用赞偈

忏悔业障,发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