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1091)宋代临济宗僧。剑州尤溪(四川剑阁)人,俗姓施。字照觉。又称常聪。十一岁依宝云寺文兆出家,从契思受具足戒。后随黄龙慧南参究二十年,受大法之决旨,以大兴临济宗风为志,名噪丛林。慧南殁,住泐潭寺,其徒激赏,称之为“马祖再来”。后移江州(江西九江)东林寺。元丰三年(1080)敕改庐山东林律寺为禅林,师奉命驻锡说法;其徒以为应慧远之谶“吾灭七百年后有肉身大士革吾道场”,遂大扬法化。曾与苏轼交游。五年,神宗敕主相国寺智海禅院,固辞不受,乃赐紫衣及“广惠禅师”之号;元祐三年(1088)赐号“照觉禅师”,六年示寂,世寿六十七。付法弟子有泐潭印干、开先行瑛、圆通可仙等十余人。[禅林僧宝传卷二十四、释氏稽古略卷四、续传灯录卷十六] p453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三种思惟过患】 p0201 瑜伽七十四卷十六页云:复有三种思惟过患。谓不究竟思惟,非处思惟,颠倒思惟。...又名竹园,为频婆娑罗王建筑以供佛说法的道场,在王舍城,也是佛教史上的第一座寺院。...【相真如】 p0836 瑜伽七十七卷八页云:二者、相真如。谓一切法补特伽罗无我性,及法无我性。...在铁网间惩处罪人之地狱。为邪心谄曲、妖媚惑人之虚妄众生所堕之处。此狱有八十九重诸铁罗网,一一网间有百亿铁针,...(流派)Sthaviranikaya,译曰上座部。见开宗记一。...指儒家五常与佛教之五戒。我国文化自古特重孝道与伦常,佛教传入我国后,于孝道方面,乃特为强调父母恩重难报经、盂...(术语)五戒八戒等总为制止恶之戒法,故云止持戒。...【瞋恚盖】 p1321 如五盖中说。 二解 法蕴足论五卷十七页云:云何瞋恚盖?谓于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杌,欲为扰恼...(杂语)公案名。付法藏第十四祖迦那提婆,初为外道,一日,自执师子国来憍萨罗国,诣龙树求论议。龙树乃使弟子持满...(一)梵语 astiva-ni?rita,巴利语 atthitā。指执著于有之偏见。又作常见。即妄执世间万物皆具有恒常不变的实体之见...又作三粗重。指每一阿僧祇劫次第所断之皮粗重、肤粗重、骨粗重三种习气。此三种习气乃烦恼、所知二障之种子所引无堪...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学会赞美,尊重他人 在《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记载了常不轻菩萨的故事。他是一位始终不轻视他人,修尊重行...有这样一个试验: 一个长跑运动员参加一个5人小组的比赛,赛前教练对他说,据我了解,其他4个人实力并不如你。结果...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佛说无量寿经》...问: 佛家强调因果报应,但在当今这个社会,我看到的都是恶因善果,善因恶果。对于这样一个社会,佛教应该怎样做?...
佛陀在经典当中告诉我们,生命就像是无止境的水流,这个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也会从现在流到未来,不可能会停止的。...
你看有什么得不得呢?见了性的人,具足大智慧,大辩才,无法不知,无法不晓,见了性的人,要生西方就是上品上生,这...
怎么样才能给父母亲带来光荣呢?印光祖师说,我们应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世上的人不这样做就...
南非治安不佳,不少慈济志工都曾遭遇抢劫。有一次,一位志工回台湾告诉我他被抢劫的经过,他说:「感恩啊!师父,幸...
常总
【佛光大辞典】
上篇:常晓 | 下篇:常转如是经 |
(经名)四十卷,华严经之具名。但常为四十卷中最末一卷之别称。...
三种思惟过患
竹林精舍
相真如
铁网地狱
悉他陛攞尼迦耶
五常五戒
止持戒
瞋恚盖
以针投钵
有见
三粗重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积累资粮与消除业障的五个方法
谁拉你走向了平庸

第二十愿--系念必得往生愿
为什么恶人不得恶报

主导生命的两个力量

福禄没有了,吃的东西也没味道了

父母都应该教育孩子记住这四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