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唐代慧沼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又称因明论义纂要、因明纂要。全称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本书系法相宗二祖慧沼于初祖窥基著作“因明大疏”之后,同样对照玄奘所译之“因明入正理论”,试作更达意之注释书。 p229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提鞞沙】 此云嗔恚。恚,怒恨也。禅门明三种嗔:一、非理嗔,他不来恼,而自生嗔。二、顺理嗔,外人来恼,尔...(术语)宗门之极处谓之向上一路。碧岩种电钞第二本中垂示引盘山之语曰: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黄色之袈裟。黄为乾陀罗色,乃以乾陀罗树皮为染料所制。于部派佛教时代,各部所传律典各异,较重要者有昙无屈多迦等...1、梵语阿毗达磨,华译为对法。对是对观、对向之义,法是四谛、涅槃之法,那是以无漏的智慧去对观四谛的道理和对向...【爱有六遍行义】 p1204 杂集论六卷十三页云:由爱具有六遍行义,是故最胜。何等为六?一、事遍行。谓于一切已得未...(术语)五眼之一,慧能观照,故名眼。照诸法皆空真理之空慧名之。无量寿经下曰:慧眼见真,能度彼岸。思益经三曰:...天台宗以直接进入悟境,称为直入;亦转指圆教之行人。摩诃止观卷一上(大四六·二上):“云何圆行?一向专求无上菩...(佛名)Tiṣya,佛名。释迦牟尼佛尝在此佛所与弥勒共修佛道,七日七夜翘一脚,以一偈赞佛,依其功德于百劫中超越九...(譬喻)法华经庄严王品曰:佛难得值,如优昙波罗华。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十住论八曰:人身难得,如大海中有一...【触识所作变异】 p1451 瑜伽三十四卷六页云:云何寻思内事触对所作变异无常之性?谓由触对顺乐受触、领乐触缘、所...(人名)又作叔离尼。比丘尼名。译曰白净,以白净衣裹身出生,故以为名。法砺四分律疏一上曰:贤愚经,叔厘尼者,此...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
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灵鹫山上为大众说法,一千两百五十位常随比丘,与众多比丘、比丘尼、奉持五戒的居士,及国王、...
大家留心世间,常可以发现有的人,福报来临的时候,挡都挡不住,不需费什么力、不需苦苦求索,但不可思议的福报、好...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
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种福田。就犹如我们有种子,但没有田地可种,就没有粮食吃,我们施舍的善根犹如种子,而弘...一、临终四事 唐善导大师:《临终正念文》,指出临终往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不得怕死: 生必有死,往生净土是永...
其实一张签诗是好是坏都没有关系,它最大的意义是在让我们转个弯,做一次新的思考,因而在顺境时抽到下下签、在逆境...问: 初学佛者看什么书?请教尊敬的法师,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请推荐几本可以吗? 宏海法师答: 阿弥陀...人要学会放弃,放弃昨日的烦恼,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背影;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的回忆;...
因明论纂要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因明论疏瑞源记 | 下篇:因果 |
(譬喻)譬事之迅速,势之猛烈。会元七(保福章)曰: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
提鞞沙
向上一路
黄袈裟
对法
爱有六遍行义
慧眼
直入
底沙
一眼之龟
触识所作变异
叔厘尼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持八支净戒的功德果报

积极主动的去行善积德
困境即是赐予

【推荐】为什么供养了僧人,我们还得感谢僧人
昌臻法师《净宗祖师有关临终的恳切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