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古代印度外道十六宗之一。又称无惭外道、宿作外道、宿作因论。如离系外道之妄执,认为现世所受之种种果报,皆由于过...于净土教,以阿弥陀佛为所归之体。此说出于唐代善导之观经散善义上品上生、上品中生等项中。日僧良忠于净土宗要集卷...梵语 nir-vikalpa-jāna。又作无分别心。指舍离主观、客观之相,而达平等之真实智慧。即菩萨于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五根三根相摄】 p0279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二页云:问:五根、三根、为五摄三?三摄五耶?答:三摄五。非五摄三。不...一、天乐,修十善者,生于天上,享受种种之妙乐; 二、禅乐,修行的人,万虑具止,得寂静之悦乐; 三、涅槃...【梵行求】 p1032 瑜伽九十六卷二页云:复次由梵行求增上力故;先说起信。次于尸罗,受学而转。次于现行所有过罪,...(术语)同一类之机缘,同一种之因缘也。妙玄一之上曰:一根一缘,同一道味。大集经三十八曰:行住坐卧,常系一缘。...(杂语)龙树十二礼赞曰:面善圆净如满月,威光犹如千日月,声如天鼓俱尸罗,故我顶礼弥陀尊。(俱尸罗,译曰好声鸟...为唐代以来,受佛教影响而流行之说唱文学作品之一。佛教用以讲述佛经故事,宣扬教义。变,为变更、改写之意。取材于...【四土】 又称四种佛土、四种净土、四种国土。唯识宗所立的四种佛土,为:一、法性土,又称自性身依法性土。法性土...梵语 dar?ana-bhūmi。菩萨十地中之第四地。相当于声闻乘之预流果。菩萨乘者于此位断尽三界八十八使之见惑,发真无...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时诸大众闻说地藏菩萨摩诃萨成就无量称赞功德。皆获希奇。得未曾有。尊重恭敬。皆大欢喜。至心谛观地藏菩萨。目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古话渐渐成了时下人的感概。然而,这份感概与自责却是可以避免的,只要肯从百...「恭喜你啊!真是了不起,身为你的朋友,我也觉得与有荣焉。」当好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时,你嘴里这么说,但心中可能还...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就是禁止,不可以。口是心非就是:口上说的一回事,跟你心里想的一回事不一样,心口不一。口头...问∶ 为何现代人罹患恶性肿瘤的机率这么高? 慧律法师答∶ 从有形相的角度来讲∶在工商业发达时期,第一,现代人生...
在禅修当中,每天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怎样使自己的气息调柔。气息调柔是用功入门的关键,心粗气浮进入不了禅定。用功...
供佛斋僧是佛教的一种传统,也是为了让僧俗二众有培养福报、消除业障、积功累德、报恩报德的机会,佛陀特别指定的方...
死亡像什么呢?等于我们搬家一样。我们这一生搬家搬得不是很多吗?到了很多地方吗、走了很多处所吗?人的分段生,就...
阿那波那念有五种修习
【法相辞典】
【阿那波那念有五种修习】 p0782 瑜伽二十七卷五页云:又此阿那波那念,应知略有五种修习。何等为五?一、算数修习,二、悟入诸蕴修习,三、悟入缘起修习,四、悟入圣谛修习,五、十六胜行修习。如彼卷五页至十四页广释。
上篇:阿罗汉退失现法乐住 | 下篇:阿赖耶识唯是无覆无记 |
(术语)五戒十善为世间之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之善法,浅深虽异,而皆为顺理益己之法,故谓之善法。...
诸因宿作宗
所归
无分别智
五根三根相摄
三乐
梵行求
一缘
面善圆净如满月
变文
四土
见地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经常这样观想,佛菩萨的力量就跟你合而为一
感恩无需等待
感同身受,化解嫉妒心

不可口是心非
为何现代人患恶性肿瘤的机率这么高

怎样使自己的气息调柔

供佛斋僧的缘由及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