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1633~1695)清初僧。属日本黄檗宗。福建福州府福清人,俗姓林。字高泉。号云外。又称昙华道人。十三岁出家,登福...(杂名)佛教之经典也,又佛像与经典也。...(寺名)寺为隋开皇时所建。智者大师示寂于此。...【四谛十六行相】 p0457 瑜伽三十四卷一页云:由四种行,了苦谛相。谓无常行,苦行,空行,无我行。由四种行,了集...指依袈裟对出家者之不同意义而有之十二种异称。据佛制比丘六物图载,此十二名即:(一)袈裟,梵语 kasāya 之音译,...(术语)阿弥陀佛作愿,摄取一切众生,使生于极乐国善巧之方便无过于此,故名无上之方便。净土论注下曰:此中言方便...喻指吾人之本心。以本心之清净譬于华,故称心华。经中每以“心华开敷”一语表示豁然大悟之意。[八十华严经卷六十六...(术语)密教立法身有微细之色形,周遍于法界。秘藏记末曰:凡佛者舍有漏五蕴等身,有无漏五蕴等身,无漏五蕴等微细...(术语)同法尔。自然也。观念法门曰:业果法然,众无错失。...中国佛教学派。亦称俱舍宗。以研习、弘传《俱舍论》而得名。其学者称俱舍师。弘传分新、旧两个阶段。原来在南朝的宋...智度论说十八空,以破除众生的种种邪见,即: 一、内空,指在眼等六根中,无我、我所及无眼等之法; 二、外...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自序 若论净土,法门广大。诸上善人,依佛教而往生者,十方纷来,数如雨点。于修行中不专念佛,于念佛中不专持名,...
有人问,阿弥陀佛的国土为什么在西边?这样的问题回答起来没什么意思。如果阿弥陀佛法的国土在东边,他又会问为什么...
未来和现在的众生在他所住的地方,在南方清洁之地。南方是指光明的地方,就是清洁的地方。如果有众生作龛,作菩萨的...
重重灾病,总由宿业深,而现行不谨所致。 人生欲得无病健康,必须极力节欲。欲事一多,则种种毛病悉皆发生。 世人以...
在中国佛学院,常对学生讲起古人的一句话: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很重要,在勤修苦学之前,首先要志存高远。...问: 修行就是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这句话要怎样去理解?这是弟子刚从中台电子报四三○期中读到的,和我经常背诵...(第一日)念佛的利益 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功德不可思议。今天能来念佛,这本身就说明了在座的诸位己具有...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佩戴佛像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佛教经典中有佩戴佛像的说法吗,真的是男戴观音女戴佛吗...
四土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四土】又称四种佛土、四种净土、四种国土。唯识宗所立的四种佛土,为:一、法性土,又称自性身依法性土。法性土,即理土;自性身,即法身,以真如自性为身。谓此身土,体无差别,俱非色相所摄,譬如虚空,遍一切处。二、自受用土,又称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即实报土,谓佛以相应净识所修成就,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自受用身常依而住。三、他受用土,又称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亦即实报土,佛以大慈悲力,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他受用身依之而住。四、变化土,又称变化身依变化土。佛以大慈悲力,随诸有缘众生所宜,化为佛土,或大或小,或净或秽,佛变化身依之而住。见《成唯识论》卷十。此外,天台宗智顗所立的四种佛土,为:一、凡圣同居土,又称染净同居土,指人、天两道之凡夫,与声闻、缘觉之圣者同居之国土。其中,又可分二种:一者凡居,其内亦有恶众生所居之‘四恶趣’与善众生所居之‘人天趣’之别。二者圣居,亦有实圣与权圣之分别。实圣即声闻四果、辟支佛、通教之六地、别教之十住等人所居之处。权圣则有方便有余土中之三乘人、实报无障碍土及常寂光土之法身菩萨、妙觉如来等,应有缘众生之须而权化生于此土。此外,此凡圣同居土又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西方极乐则是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余土,又称方便土、有余土。指阿罗汉、辟支佛、地前菩萨所居之土。此等之人,系修方便道,断除见、思惑者,故称方便;但尚余障覆中道实相之无明根本惑,故称有余。三、实报无障碍土,又称实报土、果报土。为断除一分无明之菩萨所生之处。系酬报真实之道的无碍自在土,故称实报无障碍土;纯属菩萨之居,无有凡夫二乘,乃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之菩萨所居之果报土。四、常寂光土,又称理性土。为全然断除根本无明之佛之依处,即妙觉究竟果佛所居之土,乃常住(法身)、寂灭(解脱)、光明(般若)之佛土。
上篇:四大种与极微 | 下篇:四分三量 |
二障之一。指贪、瞋、慢、无明、见、疑等之烦恼;此等烦恼能令生死相续而障涅槃,故称事障。与“理障”相对称。理障...
性潡
佛经
真觉寺
四谛十六行相
袈裟十二名
无上方便
心华
微细身
法然
俱舍学派
十八空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推荐】净业持名四十八法

极乐世界为什么不在东边

【推荐】供养地藏菩萨能获得十种利益

人生欲得无病健康之法

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怎样理解
正如法师《念佛以求生西方为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