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 无性释五卷十六页云:无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者:此即开示住于佛住。谓不作功用,于诸佛事有情等中,能无间断。随其所应,恒正安住圣天梵住。非如声闻,要作功用,方能成办利有情事。非如外道,虽有所住;而非殊胜。天住,即是四种静虑。梵住,即是悲等无量。圣住,即是空无相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于十界中,独观念佛界之真理,断他九界之妄法也。天台别教,华严圆教之所说。观音玄义记三曰:通别人缘理断...谓缘觉乘之人修行所需要之时间。断三界烦恼,证辟支佛之果,极速者以四生之加行即可得道果,极迟者以百劫之加行始可...【九大山】 p0091 俱舍论十一卷二页云:颂曰:苏迷卢处中。次逾健达罗伊沙驮罗山,朅地洛迦山,苏达梨舍那頞湿缚羯...(术语)念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以智观察境曰念处。梵Smṛtyupasthāna。...【离欲退有十种】 p1430 瑜伽六十三卷八页云:复次当知此中从离欲退,略有十种。谓或依止不平等故,从离欲退。谓如...梵语 karman,巴利语 kamma。(一)意译作“业”。意指所作、事、办事、办事作法、行为等。含有善恶、苦乐果报之意味...【俱有相应】 p0926 杂集论五卷十六页云:俱有相应者:谓一身中诸蕴界处,俱时流转,同生住灭。...又作十六大天。八字文殊仪轨所称之十六大天外护。即以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等天部中之主者,一一...(经名)法华经第三之终说化城之喻之品名也。化城者,一时化作之城郭也。其喻意以一切众生成佛之所为宝所,到此宝所...【二无心定】 p0030 瑜伽三十三卷十五页云:复次依静虑等,当知能入二无心定。一者、无想定,二者、灭尽定。无...即指柳木。灌顶经卷九载,昔有世尊住世时,维耶离国多以杀猎为业,故招致疠气疾疫。时有禅提比丘往该国,以如来所说...八大人觉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无量义经...
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中的手摩我头,衣覆我体这句话,很多修学净土的人都知道来自一个公案: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白...问: 心中常有不良的念头生起,是否有罪?该如何伏住?我的淫念很多,不自觉就生起,有什么办法对治? 大安法师答:...
谛闲老法师当时在金山当知客。有一天,从家乡来了一位老乡,是他小时候的玩伴,所以老乡来找他。这个老乡是锯碗的手...
按净土来说,做一切善事,回向极乐净土,那就是出世法,你光做一点好事情,也不回向极乐世界,这只是来生的福报,不...
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的公婆让她很烦恼。她说:公婆都很老了。婆婆又患了老人痴呆症,很难伺候,一天到晚唠...
问: 在〈信解品〉中,小乘圣者以种种譬喻自述回小向大的心路历程与佛陀的善巧安排。对大乘的修行人,佛陀的布局为...
当我们已经在三界当中,我们不产生停留,我们不会因为财富、眷属而停留,我们愿意大大方方地走过去,但是你要注意一...
一般的人都不知道:生是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因为对这个前生后世生命的轮转过程,所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的这个周...
住于佛住
【法相辞典】
【住于佛住】 p0662 佛地经论二卷二页云:住于佛住者:显示世尊观所调化殊胜功德。谓住大悲,昼夜六时,观世间故。又云:住于佛住者:显示世尊,任运佛事不休息住殊胜功德。谓无功用,利有情事,无有间断,安住圣天及梵住故。
上篇:住定菩萨 | 下篇:住不律仪者 |
(术语)三无漏根之一。廿二根之一。谓已知了四谛道理之修道位所发之意根,乐根,喜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
缘理断九
四生百劫
九大山
念处
离欲退有十种
羯磨
俱有相应
十六天
化城喻品
二无心定
鬼怖木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高贤已随佛西去,佳话留以励后学
如何对治内心不好的念头

念佛四年,站着往生

念到一心不乱,就能亲见本来面目

【推荐】您是选择令人敬爱或是引人厌恶呢

大乘行者回家的过程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退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