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涉于三世往生净土之人。赞阿弥陀偈曰:已生今生当生,亦然。阿弥陀经曰: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术语)观念真理也。止观辅行一之二曰:一切发心,莫不缘理。往生要集上末曰:缘理愿者,一切诸法,本来寂静,非有...(人名)元沙门,念常,号梅屋。世世居华亭。十二岁于平江圆明院出家。博究群书。后参佛智晦机和尚有省。礼五台,游...理趣门者,谓若处显示六理趣义,何等为六?一真义理趣,二证得理趣,三教导理趣,四离二边理趣,五不思议理趣,六意...(譬喻)法华七喻之一。譬小乘之涅槃也。戒疏一上曰:钝者引以世报,权示化城,利者以慧资成,便至宝所。...【悦耳】 p0946 集异门论十卷十页云:悦耳者:谓所发语、能令闻者、利益安乐;是名悦耳。...华严宗五祖宗密(780~841)于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中,将禅宗诸派总分为三宗,其一即为息妄修心宗。此宗系指南侁...(杂名)檀家所属之寺院云菩提所。作读经诵咒供佛施僧之法事为自身或为亡灵求无上菩提之所也。...禅林用语。又作无交涉。两事相悖而不相应,犹如问越而答楚。禅录中多用此语,如“但喜没交涉”。 p2979...【五心】 p0252 瑜伽一卷九页云:由眼识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谓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初、是眼识。二、在意...(名数)因明三支作法中,因所必备之三个法则也。一,遍是宗法性。二,同品定有性。三,异品遍无性。盖因以确立未决...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卧时念佛莫开声,鼻息之中好系名。 一枕清风秋万里,半床明月夜三更。 无如尘累心难断,惟有莲华梦易成。 睡眼朦胧...
(一)纺绩绸缪,作罢晨昏用意周,夫若成名后,富贵同享受。嗏!霞佩甚优悠,珠冠在首。一旦无常,敕命难相救。因此...
阿难被摩登伽女弄住了,后来佛问阿难:当初你为何出家?阿难说:我见如来三十二相,殊胜光明,非是爱欲所生,因此发...
阿弥陀佛的名号跟世间的名字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名字是能显法性之体的。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中就谈到极乐世界三类...
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 身念处和受念处,主要是对治我们的爱取烦恼,我们...有个女士以为结婚后人生从此有了依靠,结果先生却遗弃她和儿子。当时她以为还有儿子可指望,结果儿子后来也离开了她...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虽然食盐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放个几年不成问题,但是碘盐容易受到光、热、风的影响,因此会氧化分解而失效。这天也...
住定菩萨
【法相辞典】
【住定菩萨】 p0662 俱舍论十八卷六页云:如上所言住定菩萨,为从何位,得住定名?彼复于何,说名为定?颂曰:从修妙相业,菩萨得定名。生善趣贵家,具男念坚固。论曰:从修能感妙三十二大丈夫相异熟果业,菩萨方得立住定名。以从此时,乃至成佛,常生善趣及贵家等。生善趣者,谓生人天。趣妙可称,故名善趣。于善趣内,常生贵家。谓婆罗门,或剎帝利,巨富长者大婆罗门家。于贵家中,根有具缺。然彼菩萨,恒具胜根。恒受男身。尚不为女;何况有受扇搋等身。生生常能忆念宿命。所作善事,常无退屈。谓于利乐有情事中,众苦逼身,皆能堪忍。虽他种种恶行违逆,而彼菩萨,心无厌倦。如世传有无价驮婆,当知此言目彼菩萨。由彼大士,虽已成就一切殊胜圆满功德;而由久习无缘大悲,任运恒时系属他故;普于一切有情类中,以无慢心,皆摄同己。或常观己,如彼仆使。故于一切难求事中,皆能堪忍;及于一切劳迫事中,皆能荷负。
上篇:住后边身 | 下篇:住于佛住 |
更互摄者,色蕴摄几界几处,十全一少分,受蕴摄几界几处,一少分,如受蕴想行蕴亦尔。识蕴摄几界几处,七界一处,眼...
已今当往生
缘理
念常
理趣门
化城
悦耳
息妄修心宗
菩提所
没交涉
五心
因三相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如何将念佛法门渗透到睡眠里

汤夫人的七笔勾

如来有无量三昧,可这与我们何干

即名显体方称妙,托境观心易入真

正释四念处
圣严法师:没有一样是靠得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