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无漏根之一。廿二根之一。谓已知了四谛道理之修道位所发之意根,乐根,喜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九根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一律仪无表色,依受善戒之表业而发,或与禅定共发,或与无漏智共生,有防非止恶之功能者。二不律仪无表色,...【补特伽罗意乐意趣】 p1247 摄论二卷十二页云:四、补特伽罗意乐意趣。谓如为一补特伽罗,先赞布施,后还毁訾。如...指集会于常寂光土之无量大众。寂光,指常寂光土,乃毗卢遮那如来所住之净土;海会,指诸尊圣众之会聚。十方圣众来集...【种姓相于现法中超过五事】 p1262 瑜伽八十卷十页云:此中种姓相、当知是无学界相。于现法中,超过五事。一者、超...(术语)缚者受烦恼之系缚也。脱者解脱之也。楞严经五曰: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一切菩萨于因位时所应发起的四种广大之愿,故又称总愿。又作四弘愿、四弘行愿、四弘愿行、四弘誓、四弘。有关四弘愿...(人名)Kali,又云哥利,歌利,迦梨,羯利,迦蓝浮,迦罗富,迦黎。王名。译曰斗诤,恶生。西域记三曰:瞢揭厘城东...(地名)释尊于娑罗双树间入灭时,树一时开华,林色变白,如鹤之群居,故云鹤林。涅槃经一曰:尔时,拘尸那城娑罗树...梵语 maranasmrti,巴利语 marana-sati。八念之一,十念之一。又作念当终亡。谓人于一切时中,常念其身必有死而不忘...【俱分无常】 p0926 杂集论六卷六页云:俱分无常者:谓粗重诸行,相续流转;若生若灭、俱不可乐。由此俱分无常...为唐朝中叶时,归依禅宗,而属南岳系统下之禅者。其生卒年、籍贯均不详。为郑氏之女,又称郑十三娘。于十二岁时,即...准提咒持诵仪轨...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佛言:在久远的过去,有一位菩萨,身为鹄鸟,生有三只幼鹄。当时,国内正遭逢严重的旱灾,母鹄找不到食物喂食,于是...
原文: 净土法门,以深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及生生世世之愿,有此愿,便不能决定往生矣。 一切法门,亦有...
今天开始我们要讲一些,既然是道场嘛,就是讲一些入道的,带点道气的故事给大家听。先讲一个百食一味的故事。 在佛...
南传《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在佛教里面,爱这个词有特殊的定义。唯识法...佛世时,有一外道为了利养,对三宝心怀嫉妒,而欲毁谤,见阿难尊者托钵乞食,便讽刺说:你的导师瞿昙实际是个恶人,...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
众生念佛大多以生灭心持念,然而六字洪名是从阿弥陀佛的清净平等心流现出来的。这清净无染的佛号似清水珠,投到众生...皈指回转,依指投靠依止。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靠它。皈依三宝的人是佛教徒或称佛弟子。皈依也可以写成归依,...
已知根
【佛学大辞典】
上篇:已今当往生 | 下篇:已达大德 |
又作狮子法门。即指诸佛菩萨摄化众生之法门;盖藉狮子王以喻显诸佛菩萨功德之谓。北本涅槃经第十一品中就师子吼列举...
三种无表色
补特伽罗意乐意趣
寂光海会
种姓相于现法中超过五事
缚脱
四弘誓愿
迦利
鹤林
念死
俱分无常
郑娘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以身济子的母鹄

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之愿

百食一味的故事

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
佛陀的大孝
好了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