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实我之相。四相之一。金刚经曰: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同刊定记四曰:我者谓自五蕴总相...【阿差末】 此云无尽意。天台云:知一切法性无尽故,菩萨发心无尽。...又叫做意成身,初地以上的菩萨,为了济度众生而如意受生之身。...指释尊超九劫而先成佛。据大宝积经卷一一一载,释尊与弥勒虽同时发心,然释尊依勇猛之精进力,超越弥勒九劫而先成佛...指密教行者于修法中,因重要事欲离座时之作法。作法集载其作法为结五股印,诵吽字。开心秘决卷七之记载,其作法有数...(地名)Dvāravati,城名。译曰有门城。探玄记十九曰:婆罗波提者,正云堕罗拔提,此云有门城,谓城有端严之门,故...【随顺会通方便善巧】 p1372 瑜伽四十五卷七页云:云何菩萨随顺会通方便善巧?谓诸菩萨,于彼有情,将为说法:先当...【遍知诸障自性】 p1125 瑜伽三十一卷十二页云:云何遍知诸障自性?谓能遍知障有四种。一、怯弱障。二、盖覆障。三...(人名)罗汉名。旧称,离波多,梨波多Revata等。玄应音义二十二曰:颉丽伐多,贤结切,此言遇时,又云室星。则北方...谓事不实。名虚想等。不实名诳。是名虚诳。...(杂语)即俗所谓求签也。幸蜀记曰:王衍祷张恶子庙,抽签得逆天者殃四字。剑南诗自注曰:予出蜀日,遣僧乞签于射洪...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聪明的一休是很招人喜欢的,喜欢他的中国人可能有好几代了。一休和尚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生于l394年,是后小松天皇...
眼下北京一直处于云山雾罩之中。前所未有的严重雾霾笼罩了整个华北地区,涉及面积达到140多万平方公里。数以亿计的...
很多人刚开始接触佛教的时候,都是带着一种有求的心态。就好像觉得往这个功德箱里塞些钱或者我给菩萨烧了一大把香,...
精进十种利益,谓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精勤无怠,故有十种利益也。 一、他不折伏 谓菩萨慧解精勤,行业...
明朝时有一个小沙弥,住在普陀山的寺庙里。 有一天,小沙弥心血来潮,想到郊外走走。他远眺普陀山最高峰,心想普陀...
一、惭愧的意义 惭愧,是惭与愧的并称,即对已犯的错误生起羞耻或内疚之心。《俱舍论》云:自省所造之罪恶而感羞耻...
其实它这个地方所要讲的观念,就是这一句话,就是本此无住而建立世界众生的颠倒。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譬喻好了。本此...无著文喜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师,他七岁出家,参访善知识,在朝拜五台山时得到文殊菩萨示现,为其指点迷津。文喜禅师前...
见道三心智
【法相辞典】
【见道三心智】 p0642 显扬十七卷一页云:论曰:从此无间,无有加行,解脱见道所断随眠三心智生。一、内遣有情假缘智,二、内遣诸法假缘智,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此中前二,是法智,第三、是种类智。如是三智,能断一百一十二烦恼。如是烦恼,十种所摄。
上篇:见死生智通 | 下篇:见道十六心 |
(术语)烦恼之习气也。已断烦恼,犹有其残气而不如法者,如难陀以淫欲之习故,虽得阿罗汉,然坐于男女大众中,眼先...
我相
阿差末
意生身
九劫
行法中间立座作法
婆罗波提
随顺会通方便善巧
遍知诸障自性
颉丽伐多
虚诳者
抽韱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小怒数到十,大怒数到千

雾霾的源头就是「无明」

不要再「傻傻」地求了

「精進」有十种利益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惭愧心与七圣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