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五卷十四页云:云何菩萨妙陀罗尼?当知如是妙陀罗尼,略有四种。一者、法陀罗尼。二者、义陀罗尼。三者、咒陀罗尼。四者、能得菩萨忍陀罗尼。云何菩萨法陀罗尼?谓诸菩萨,获得如是念慧力持。由此力持,闻未曾闻言未温习未善通利名句文身之所摄录,次第错纵,次第结集,无量经典。经无量时,能持不忘。是名菩萨法陀罗尼。云何菩萨义陀罗尼?谓如前说。此差别者,即于彼法无量义趣,心未温习,未善通利;经无量时,能持不忘。是名菩萨义陀罗尼。云何菩萨咒陀罗尼?谓诸菩萨,获得如是等持自在。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灾患,诸咒章句;令彼章句,悉皆神验,第一神验,无所唐捐;能除非一种种灾患。是名菩萨咒陀罗尼。云何菩萨能得菩萨忍陀罗尼?谓诸菩萨,成就自然坚固因行,具足妙慧;独处空闲,寂无言说,曾无有物,见路而行;知量而食,不杂秽食,一类而食;常极静虑;于夜分中,少眠多寤。于佛所说得菩萨忍诸咒章句,能谛思惟。其咒词曰:壹胝蜜胝吉胝毗羼底钵陀腻莎诃。即于如是咒章句义,审谛思惟,筹量观察。彼于如是咒章句义,如是正行,不从他闻,自然通达了知如是诸咒章句,都无有义;是圆成实;但唯无义。如实了知此章句义,所谓无义。是故过此不求余义。齐此名为妙善通达咒章句义。彼于如是咒章句义,正通达已;即随此义,不随他闻,自正通达一切法义。谓于此义,如是通达一切言说所说诸法自性之义,皆不成实。唯有诸法离言自性,是自性义。彼于诸法此自性义,正通达已;过此更无余义可求。由于此义善通达故;获得最胜广大欢喜。由是菩萨得陀罗尼,当言已得此陀罗尼章句所立菩萨胜忍。得此忍故;是诸菩萨,不久当得净胜意乐。已依上品胜解行地胜忍而转。当知是名菩萨所有能得菩萨忍陀罗尼。此中菩萨法陀罗尼,义陀罗尼,若过第一无数大劫,已入清净胜意乐地;所得决定坚固广大。从此以下,或以愿力,或依静虑,虽有获得;而不决定,亦不坚住,亦不广大。如说法义二陀罗尼,咒陀罗尼,当知亦尔。能得菩萨忍陀罗尼,如前所释,即如是得。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离离间语妙行】 p1429 集异门论十卷八页云:云何离离间语妙行?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断离间语、离离间语者...(传说)九色鹿经曰:昔有一人为水漂溺,或出或没。时有鹿角白如雪,其毛九色,入河救人命得存。后王索此鹿,知者重...亦名:失欲本宗三处、受欲失相本宗三处 子题:受欲人命终、受欲人出界、受欲人罢道、受欲人入外道众、受欲人入别部...指禅宗五代或五家。禅宗初祖菩提达磨传法偈(大五一·二一九下):“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名数)一慢,于劣而谓己胜,于等而谓己等者。是于境虽称而以心高举,故名为慢也。二过慢,于等而谓己胜,于胜而谓...(佛名)沙弥之别名。释氏要览上曰:若年十四至十九,名应法沙弥,今呼沙弥为法公也。...【园事变异无常之性】 p1241 瑜伽三十四卷八页云:云何观察园事变异无常之性?谓先观见诸园苑中,药草丛林、华果枝...(名数)日本入唐学密教有八师,称为真言八家。八家者:高野之弘法,安祥寺之慧运,禅林寺之宗睿,小栗栖之常晓,灵...又作真空妙有、无相真有、无相如常、情无理有。即指法相宗所说三性中之“圆成实性”。圆成实性系远离“我”、“法”...【僧伽罗】 西域记:唐言执师子,非印度境,是南海路。其祖擒执师子,父杀应王慕,王畏暴逆,重赏远放,船漂宝...梵语 ?iksāpada,巴利语 sikkhāpada。意谓所学之处。一般指戒律。即比丘、比丘尼学习戒律时,所遵循之戒条,如五...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一、修福 (一)福的意义与类别 何谓福?福是指人间富贵寿考,子孙繁盛,身体健康而言。韩非子云:全寿富贵之谓福。...我们看到一些同修,如果生活当中碰到一些挫折了,或者忽然检查得了一个重病癌症了。这时候他想到,哎呀!我要赶紧念...问: 法师,实在难以对恶人和我讨厌的人生起真实的慈悲心?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坚持吗? 宏海法师答: 当意识...明浚。俗姓孙,齐人(今山东一带)。平日以诵《金刚经》为功课。唐高宗永徽元年(650)二月十二日夜晚,突然暴毙,...【存养篇】 一、得意淡然 不扬己盛 当我们面对得意的境界时,倘若存心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多好,就是一种名利心在作祟...我们上一次谈的是生死的问题,今天我们讲的是《六祖坛经》的般若品第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本性上的东西,这个是修行...《大悲咒》为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共同赞叹,功德威力无与伦比,是所有法会佛事中都一定会持诵的神咒。 《大悲咒...我们要想求福德的话我们多分是求解脱的,但是我们也求福德,在你回向的时候,你要特别地回向。回向得愈大,功德辗转...
四种妙陀罗尼
【法相辞典】
【四种妙陀罗尼】 p0455
上篇:四种法嗢柁南 | 下篇:四不死矫乱论 |
(譬喻)人身依因缘而轮转于六趣,故譬以车。智度论十九曰:二世因缘以成身车,识牛所牵周旋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