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四卷八页云:云何观察园事变异无常之性?谓先观见诸园苑中,药草丛林、华果枝叶、悉皆茂盛;青翠丹晖,甚可爱乐。复于后时,见彼枯槁,无诸华果,柯叶零落,火所焚烧,水所漂荡。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内外身】 p0365 杂集论十卷一页云:内外身者:谓内处相应所有外处,根所依止。由己身中眼等五处相应根所依住所有...延寿,字冲元,王姓,本贯江苏丹阳,后迁馀杭。年十六,曾献《齐天赋》于吴越王钱镠。后曾为馀杭库吏,又迁华亭镇将...【有情皆由自业】 p0551 杂集论八卷九页云:云何有情皆由自业?由自造业而受异熟故。谓诸有情,由其自业,故名...(人名)华严二祖云华智俨法师,又号至相尊者。俗姓赵氏。生于开皇二十年也。初剃染时,祷于大藏前,抽得华严首卷。...指佛之正教;亦即佛之正道真理。眼,彻见、鉴照之意,比喻正法能烛照万物;藏,含藏、包含之意,比喻正法能包容一切...【四种心定心住】 p0454 此卽四静虑也。瑜伽十四卷八页云:又有四种心定心住。一、有寻有伺有喜心住。二、无寻无伺...指末法时代之思想。释尊入灭后,教法住世历经正法、像法时代,而修行证悟者渐次减少,终于至末法时代,从此一万年间...(术语)经中所明之空理,有二种:一者体空,二者拆空,如分拆人而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分拆色而至于极微,分...(术语)大日经所说之十喻也,真言行者于修法中必修之而除执念。...(1862-1940)清末民初之高僧,净土宗第十三代祖。陕西郃(阿-可)阳人,俗姓赵,名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师毕...(术语)四生之一。如人类在母胎内完具身体而生者,劫初之人,男女未分,皆为化生,其后发淫情而生男女二根,始为胎...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鱼篮 捕鱼的人在河中设置只能进、不能出的竹篮,旁边放一些水草,引诱鱼儿前来藏身。鱼儿们争先恐后地游了进去,以...快乐的人与忧郁的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对逆境的反应和处理方式。设想你刚刚和朋友在海滩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回到...
静蔼。俗姓郑,河南荥阳人,少年时到寺院游玩,看到描述地狱种种状况的变相图,内心非常恐惧,因此想要出家修行了脱...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前面的妄因妄果其体...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在做善事、做好事,这代表着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心和温暖。但是,慈悲必须和智慧配合起来,否则,虽存...
在五阴当中最粗显的就是我们的色身。色在佛法当中叫做质碍,它有固定的形状,也占有一定的空间,叫做色。我们的眼睛...
第一杀贼: 意即杀掉烦恼之贼。阿罗汉在因地修行灭受想定,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即五阴中的受阴...
园事变异无常之性
【法相辞典】
【园事变异无常之性】 p1241
上篇:圆成实相 | 下篇:暖 |
(杂语)如言金口。呗为梵音之颂声。止观五下曰:密覆金呗,莫令盗贝。...
内外身
延寿(904—975)
有情皆由自业
智俨
佛正法眼藏
四种心定心住
末法思想
体空
十喻观
印光
胎生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苦难的源头
对逆境的反应和处理方式

静蔼法师示身不净往生西方

善良不仅是美德,而且是护身符

生命的目的只有一个,不是在争成败争对错
圣严法师《做事要用智慧加上慈悲》

色阴的本质是清净的佛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