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如言金口。呗为梵音之颂声。止观五下曰:“密覆金呗,莫令盗贝。”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对淫,制学离染行不净观等;对盗,制学少欲知足行;对杀,制修慈悲愍物;对妄,制修实语行等...(801~879)日本真言宗僧。空海之弟。早年随侍空海,研习密教。后奉空海之命,掌管弘福寺、东寺之经藏。历任东大寺...何等善法真如?谓无我性,亦名空性无相实际胜义法界...(人名)摩诃迦叶之译名。迦叶或译为龟。或译为饮光。...【二法能越众苦】 p0035 瑜伽十三卷二十四页云:又有二法,能越众苦。谓能超越诸恶趣苦,及能超越生死大苦。一...又名六方诚证、六方证明。即阿弥陀经举六方如来同声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之功德。经云: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他心智证通】 p0488 集异门论十五卷十四页云:云何他心智证通?答:于他有情补特伽罗寻伺心等,皆如实知。谓有贪...(故事)此女爱念其子共没于殑河,死,生于梵天。心地观经三曰:昔有女人抱其子,渡于恒河水瀑流。以泛水故力难前,...(杂名)线结状名。苏悉地供养法下曰:其茅环者,称无名指量,以茅三缠作金刚结。大日经疏五曰:其金刚结法者,不可...(修法)金刚顶经一曰: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三昧耶智,得一切如来宝冠三界法王灌顶。同疏二曰:如来在因位而入...又作素志、素怀。即心中根本之思虑念头。如佛菩萨久远以来,所抱持之救度众生出离苦海之根本心念。法华玄义释签卷一...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问: 弟子在《印光法师文钞》中读到印祖对女众出家甚是反对,原文说若女众有信心者即令在家修行,万万不可令其出家...
第一个是,业果是决定的。你造了善业的话,你感的果是乐果;造了恶业的话,感的果决定是苦果,不会错的。不会说我造...
古人说:嚼得菜根香,修道方有分。其实这个话是从果上讲的,重点是为什么嚼得菜根香?因为欲望很少,欲望少口味就淡...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神鬼精灵,其类充塞。 有想,...
要富贵得先修供养,不布施怎么感果呢?为什么今生有穷的,有富的? 从前有位施主,年轻念书的时候,所有的考试都是...
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谓通达、随念、安立、和合、如意思择差别故。 后得智有五种,后得无分别智就是后得智。 第一个...
比如你的命运要生绝症,生命要终结,那你忽然在这个时候,你发出了殷重的忏悔之心,原来得病可能就是杀生吃肉太多了...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见到佛来接引,是往生的人心所变现的,还是真有他方阿弥陀佛来接引?若有他方佛来接引,别...
金呗
【佛学大辞典】
上篇:金容 | 下篇:金流 |
禅林用语。谓仅用一句话即将所有言语道尽,且可断言其真髓,而当下决断罪过。碧岩录第六十三则(大四八·一九五上)...
四重戒对治行
真雅
善法真如
大饮光
二法能越众苦
六方护念
他心智证通
殑河女
金刚结
一切如来宝冠三界法王灌顶
本怀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悲华经
印光大师为何对女众出家甚是反对

业报有四个根本的原则

情执放淡一分,功夫前进一分

为什么会有「神鬼精灵」这类众生

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尽享福

后得智的五种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