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三卷二十四页云:又有二法,能越众苦。谓能超越诸恶趣苦,及能超越生死大苦。一者、深见现法当来诸过患故;远离恶行。二者、心常安定,精勤修习菩提分法。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作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三世诸佛说法仪式。八教大意曰:顿渐秘密不定化之仪式。...(术语)二入之一。深信凡圣一如之理而不疑也。依此理入而起修行,谓之行入。见金刚三昧经上。...(Aryans)为中亚之印欧族人。体型高大,面方正多须,鼻窄而高,黑眸。西元前二千年顷,雅利安民族分向东西移动,向...(术语)观心坐禅。观心即坐禅也。往生要集上末曰:勤心观禅,苦而得道。...【缘起难】 p1300 瑜伽十卷五页云:问:何因缘故,逆次第中,老死为先,说诸缘起?答:依止宣说谛道理故。以生及老...(界名)须摩提之略。西方极乐之异称也。净土法门源流章曰:王舍城内,启须摩之嘉会。与须摩提同。...凡二卷。清代彭际清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辑录古来妇女皈依三宝,而贻有嘉誉者之事迹。卷上收杨苕华、纪氏等八...【苦法智忍】 八忍之一。观欲界苦谛,而正断其见惑的无间道智。忍者信也。信理而不疑之智,是为得苦法智之因,故名...(术语)大日经所说之三句义也。第一句菩提心为因,是因。第二句大悲为根,是行。第三句方便为究竟,是果。此三者,...四天王所居住的天界,在须弥山腰,六欲天之第一重。...(术语)为六尘之心所对者。色声香味触法是也。...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晚课蒙山施食仪...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开示,为比丘说船筏之譬喻,告诉大众要用心思惟,谨记在心,比丘们皆恭敬受教。 ...
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话: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最后抬头睹明星而悟道,他悟的是什...道信禅师十四岁就出家了,他一见到三祖僧璨禅师便说:但愿大师慈悲,能教我解脱的法门。 三祖就问他:是谁把你绑起...
我们生活在这个娑婆世界,在五浊恶世中还能遇到佛法。有时候想到这些,我们佛弟子还觉得很自豪,以为释迦牟尼佛说了...
没有听经闻法,不懂分别善恶,不知取舍对错,不能自我反省。 龙树菩萨说,就像一个人到了黑暗的房间,那里有很多珍...
如何净心寡欲?多念圣号。刚才不是提到要至心?你不念,如何达到至心呢?我们由不至心而达到至心,一定会达到至心的...
佛在《沙弥律仪》中告诉我们,初出家五年学戒,然后学经,最后学论。因为戒是行为规范,经是理论依据,论能增长见闻...
第十五是大义门功德,大义门就是大乘门。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的法界,在那里不会闻到二乘的名字、女人的名字和六根不...
二法能越众苦
【法相辞典】
【二法能越众苦】 p0035
上篇:二法能息斗争 | 下篇:二法速令心住 |
与佛灭同义。灭度是灭烦恼和度苦海的意思。...
仪式
理入
雅利安人
观禅
缘起难
须摩
善女人传
苦法智忍
因行果
四天王天
尘境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船筏譬喻

释迦佛抬头悟道悟的是什么
有谁绑着你

不论修学哪个法门,都要有惭愧心精进心

听闻佛法最重要是改变观念

当你念久了,散乱心自然就没有了

出家以后应该学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