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真空妙有、无相真有、无相如常、情无理有。即指法相宗所说三性中之“圆成实性”。圆成实性系远离“我”、“法”二执所显现之真理,以此真如之理具空(无相)、有(真实)二义,故称无相真实。无相,谓圆成实性真如之理,离一切妄想,于增益损减无执着,而不偏于空,乃中道之空。真实,谓其理常住不变,不生不灭,而不偏于有,乃中道之有。 p510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植物)菩提树也。此树下有成佛之金刚座,故谓为道场树。无量寿经上记极乐世界之菩提树曰: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书名)比丘之戒本与比丘尼之戒本也。行事钞说戒篇曰:僧祇云:若诵戒时,应诵二部律。...凡四卷。守一空成重编。光绪六年(1880)刊行。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画诸祖之道影(画像)一百余尊,收藏于牛...【无上梵行求】 p1073 瑜伽五卷七页云:无上梵行求者:谓求无漏界。又云:若诸沙门,或婆罗门,随梵行求者,一切皆...指因烦恼而起之恶见解。四分律卷三十二(大二二·七八六下):“依于异见,乐于樔窟众生。以是乐于樔窟故,于缘起法...(传说)智度论二曰:佛既入灭,摩诃迦叶欲结集三藏,议言谁能结集毗尼法藏者?长老阿泥卢豆言:舍利弗有好弟子,名...亦名:触该五聚 资持记释云:“触该五聚,唯无提舍。夷者,旧云淫是内触;或可尼触结重。残及兰吉,并见上文。...【四十八无明】 p0447 品类足论五卷三页云:有四十八无明。谓见灭所断邪见相应无明,见灭所断疑相应无明,见灭所断...(杂语)识者识心,心法也,神者神魂也。无量寿经下曰:魂神精识。三论玄义曰:识神俱表。...(譬喻)苦世界也。娑婆满苦痛故名。天台观经疏曰:夫乐邦之与苦域,金宝之与泥沙。...(术语)显教中,又有深浅两种,其深者,千钵经所说之十重是也,但此唯约于心性,说实相之理为十重,未别说其戒相,...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不管读那一部经,都是功德无量,特别是地藏经,当你遇到任何困难,求地藏菩萨或读诵普门品,求观世音菩萨,没有不应...
一、佛前安坐受人礼拜,不祥。 二、佛前骂人,不祥。 三、法座上呵叱人,及轻口斥前贤错谬,不祥。 四、亵衣受人礼...《业报差别经》: 高声念佛诵经,有十种功德。一 能排睡眠;二 天魔惊怖;三 声遍四方;四 三途息苦;五 外声不入;...
悟开法师宿世善根深厚,然而好胜心切,志在参禅,藐视净土。后来参加念佛法会,对净土渐渐生起信心。可他眼高手低,...(一)前言 很多人以为,佛教是出世的,不主张有家庭,不希望人家结婚,这好象是说,信了佛教的人都应该出家,这绝...
【原文】 念佛宜小声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声著力念。否则必致受病。当静心净念,勿著急念。欲火消眼明,即是消...
我们佛教的修学,相对于其他的宗教来说,算是比较多元化。一般来说我们有八万四千个法门,在这么多法门当中,我们可...
怎么样防护呢?佛告诉我们防护的方法很多,就是在我们受三皈的时候,受五戒的时候,八关斋戒的时候,沙弥、沙弥尼十...
无相真实
【佛光大辞典】
上篇:无相方便地 | 下篇:无相福田衣 |
【二法能摄一切诸戏论事】 p0044 瑜伽十三卷二十二页云:复次依有情世间,及器世间,有二种法,能摄一切诸戏论...
道场树
二部戒本
佛祖正宗道影
无上梵行求
异见
憍梵波提入水定涅槃
相触得五罪
四十八无明
识神
苦域
显教十重戒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你不相信又如何能求感应呢

出家人有31件事可称作不祥
高声念佛诵经的十种功德

错失西方的「高僧」
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念佛是要大声念,还是要小声默念

扫除临终的一切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