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不可意法云何?谓若法、意所不乐。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临济演唱宗乘必于一句之中具三玄,一玄之中具三要。...禅宗公案名。噇,吃之意。乃唐代黄檗希运禅师呵斥拘泥语言文字之行者,仅尝得释迦、达磨之残渣;有如仅尝得酒糟味,...【纯自利】 p0933 瑜伽三十五卷十七页云:此中菩萨、于纯自利应知应断者:谓为己乐;求财受用。或为悋法;于佛...谓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行人,皆可乘阿弥陀佛的愿力,而一齐进入佛真实的报土。...即密教正觉坛所用之十二大圣曼荼罗。正觉坛,系指行者登正觉位时,行灌顶作法之修法坛,故又称灌顶坛。行者受灌顶后...【世第一法三根相应】 p0516 大毗婆沙论四卷十六页云:世第一法,当言乐根相应,喜根相应,舍根相应耶?答:应言或...梵语 nārā?a。为密教法器之一。又作那剌遮、那辣遮、阑葛反。即指金刚椎或铁柄椎之武器。大日经卷三悉地出现品说...(术语)有情之异名。俱舍光记三十曰:或谓有情,有情识故。或名不悦,劫初时人,见地味等没,心不悦故,从此为名。...【慧能分别诸法自相共相】 p1320 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六页云:问:何等慧能分别诸法自相?何等慧能分别诸法共相耶?...(杂名)指旧华严经第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如来林菩萨所说之偈曰: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印度古代二十种外道之一,彼等以水为万物之生因。此外道以水为万物之根本,能生天地、有情无情等一切物,下至阿鼻地...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
不论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苏东坡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都有一种经世事后的淡...
问:福善祸淫,不过生时受报耳。若人而既死,则形神消灭。纵有罪业,何从受报?周安士《欲海回狂》 这是关系到人生...安婧最近很郁闷。她不喜欢参与那些家长里短的话题,也不愿意听同事们背后的议论,所以她总是尽量躲开人多的场合,完...大家都很熟悉《三宝歌》,佛教界重大法事活动都是在《三宝歌》声中拉开帷幕。唱《三宝歌》能建立我们对三宝的神圣信...
我们一般人的六根是向外攀缘的,很少人会自我反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都没办法进步,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但是...
修净土法门,唯一的行持,就是诚心念佛。如果有人要问:为什么要念佛?现在先就字义上来说明这两个字。 念字是一个...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舍利弗来世 成佛普智尊, 号名曰华光 当度无量众, 供养无数佛 具足菩萨行, 十...多闻令志明,己明智慧增; 智则博解义,见义行法安。(法句经卷上.多闻品) 多闻是博闻强记、博学勤学的意思。在佛...
不可意法
【法相辞典】
【不可意法】 p0329
上篇:不可保性 | 下篇:不可制伏 |
【四种言说依于三量】 p0462 瑜伽九十三卷十一页云:又卽依止四种言说,应知一切所依三量。若见若知二种言说,是依...
三要
黄檗噇酒
纯自利
五乘齐入
灌顶坛曼荼罗
世第一法三根相应
那罗遮
不悦
慧能分别诸法自相共相
唯心偈
服水论师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以平常之心品味人生四季

人死形灭,纵有罪业,何从受报
心律法师:遇到小人怎么办
《三宝歌》浅释

【推荐】坚固的妄想一定会破坏你的佛号

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