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临济演唱宗乘必于一句之中具三玄,一玄之中具三要。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六识取境四因】 前六识又称了别境识,前六识取境,受四种力量的驱使,即欲力、念力、境界力、数习力。《瑜伽师地...(术语)谓胎藏界之曼陀罗,第一中台八叶院也。是八叶之莲华藏世界,九佛现于其上,是即吾人心莲之标示。秘藏记钞六...(术语)定式坐禅,及定钟鸣而止。此后再坐禅,谓之再请禅。见百丈清规六。...【大种造色相别】 p0244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七卷十一页云:问:大种,造色,相别云何?尊者世友,作如是说:因、是...【迦罗】 刊正记云:即实时。谓毗尼中,诫内弟子,听时食,遮非时食,则实有其时也。故大论云:毗尼结戒,是世...(杂语)指家及城郭之东北隅,曰鬼门。是支那之俗说也。山海经曰: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蟠屈三千里。其卑枝向东北...【非业俱有法】 p0716 品类足论六卷六页云:非业俱有法云何?谓思及非业俱有十一处少分:除意处。...【阿罗汉不能作诸佛事】 p0781 瑜伽八十卷二十一页云:问:若此界中,永无有障;如诸如来、离一切障,阿罗汉等...位于陕西西安。隋仁寿元年(601),晋王广营于长安曲池之地,深受朝野崇信。法澄、道庄、辩义、智脱、法论等诸师先...爱行,梵语 trsnā-carita;见行,梵语 drsti-carita。(一)人类行为中,依其性格可大别为二类:(一)随顺他人之教诲...邪魔来留止人之善事,此为修行之障难,故称为留难。往生论注卷上(大四○·八三二下):“第六天魔常于佛所,作诸留...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
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在竺叉尸罗国的博罗吁罗村中,有一位名叫称伽拔吒的商人。他原本是一位家境富裕的长者子...
念《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能消除业障,增加福德、智慧,另外可以降魔除灾,这是很重要的。根本好处在于...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
环境愈苦道愈坚 俗语说多难兴邦,如果生活安适,人心就很容易怠惰、腐化,这也是经验之谈。还有说茅檐之下有将相,...
001、阿若憍陈如尊者 阿若,意为了解,或译初知、已知、了教、了本际、知本际、无智;憍陈如,为其姓,意为族者。《...【普劝修持一。或人问孔子曰:人有迁家而忘其妻者。有诸?孔子曰:又有甚焉。桀纣则忘其身。若以道眼观之,今人皆忘...
但是我们为什么经常被妄想缠绕,挥之不去呢?就是我们娑婆世界佛宝的力量太薄弱了,大部分遇到的都是妄想的境界。你...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华严经净行品》 又要搬家了,算起来,这已经是我此生中的第十八次搬迁...
三要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衍 | 下篇:三施 |
(人名)唯识十大论师之第九。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真那弗多罗,言胜子。...
六识取境四因
华藏八叶
再请禅
大种造色相别
迦罗
鬼门
非业俱有法
阿罗汉不能作诸佛事
日严寺
爱行见行
留难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佛虽广受一切供养,但心中无增减

【推荐】修行楞严,成就解脱

学佛的人不要再迷信

妙莲老和尚自述闭关苦修的传奇20年

五百罗汉介绍
吾和身的关系

用妄想造业 得虚妄果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