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九结之一。略称结。又作随顺结。结,结缚之义。贪爱缚人,故称结。即诸众生为贪爱之故,广行杀、盗、淫、妄等不善,...(譬喻)各人固有之佛性,譬之额上之金刚珠。涅槃经七曰: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间有金刚珠。与余力土较力相扑。...(经名)具名佛说大乘百福相经,一卷,唐地婆诃罗译,文殊师利,以福德三量请问如来。佛为明十善福,轮王福,帝释福...又作六趣。即众生各依其业而趣往之世界。即:(一)地狱道(梵 narakagati),(二)饿鬼道(梵 pretagati),(三)畜生...劫毕罗,梵名 Kapila。又作劫比罗夜叉、劫比攞夜叉。意译黄色夜叉。为密教二十八夜叉中东方四夜叉之一。据大孔雀咒...行事钞·随戒释相篇:“违谏,僧残;破僧罪,是偷兰;违别人谏,波逸提。余之方法,广如戒本疏。”资持记释云:“示...【三灾起先后】 p0197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三卷九页云:问:此三灾起,先后云何?答:火水风三,如次先后。然非三种...【无明暴流】 p1058 如四暴流中说。 二解 品类足论七卷六页云:无明暴流云何?谓三界无智。...指华严经。修多罗(梵 sūtra),意译作经。此系华严经中自称之语。旧华严经卷五十五(大九·七四九上):“尔时,...(术语)梵音Hṛdaya,又作纥哩娜耶,纥哩乃耶,讫利驮耶,纥哩娜野,纥利陀耶,釳利陀,又作汗栗驮。译曰真实心,...一初禅 二二禅 三三禅 四四禅 五空处 六识处 七无所有处 八非有想非无想处 九灭受想次第定 次六通而辩九次...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时,一日,波斯匿王命侍臣备妥宝羽严饰的车舆,出舍卫城。波斯匿王的母亲,年...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出家更应该努力,看是否能了生脱死。受戒是修戒定慧,看是否能...绝不能用企图心、希求心、期待心修行。诸位怀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参加禅七,这种有所为而来的态度毋宁说是正确的,但是...
持文不持义: 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观察甚深的意义,则如同孩童采集鲜花一样,即推敲词句对于自...
民国十二年阴历五月廿八日,大师收到会稽道尹黄涵之居士来信,知其夫人病重。大师回信开示说 接手书,知夫人身婴贵...
佛陀这种权实二法的操作是怎么回事呢?是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就是当我们把因缘的修证跟一心的安住合起来,这...问: 陀罗尼被(往生被)能否重复使用? 慧律法师答: 洗干净,洒上香水可以重复使用。如果沾上不净物无法处理,就...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一天清晨,佛陀正在园中经行,一位容貌庄严殊妙的天子来到佛前,...
达磨[馬*犬]都
【翻译名义集】
【达磨[馬*犬]都】此云法界。妙乐云:所诠无外,故名法界。贤首云:依生圣法,故云法界。清凉云: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起信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净名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天台释云:若迷无住,则三界六道,纷然而有,则立世间一切诸法。若解无住,即是无始无明,返本还源,发真成圣。故有四种出世圣法。普门玄云:世者为三,一五阴,二众生,三国土(云云)。世是隔别,即十法界之世,亦是十种五阴,乃至依报隔别不同也。间是间差,三十种世间差别,不相谬乱,故名为间。各各有因,各各有果,故名为法。各各有界畔分齐,故名为界。今就一法界,各有十法。所谓如是性相等,十界即有百法,十界互相有,则有千法。如是等法,皆因缘生法。六道是惑因缘生法,四圣是解因缘法(云云),是诸因缘法,即是三谛。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清凉新经疏云: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二、理法界,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尽故。
上篇:达摩 | 下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异部宗轮论》,一卷,题世友菩萨造,唐玄奘于龙朔二年(662)译出。在其前,此论已有过两种译本:一为三秦时代的失...
爱结
额上珠
百福相经
六道
劫毕罗夜叉
破僧违谏戒犯相
三灾起先后
无明暴流
圆满修多罗
纥哩陀耶
九次第定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波斯匿王丧母记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会跟着来
圣严法师:只顾耕耘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临终是超凡入圣,还是继续轮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