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具名佛说大乘百福相经,一卷,唐地婆诃罗译,文殊师利,以福德三量请问如来。佛为明十善福,轮王福,帝释福,自在天福,乃至如来三十二相福,大法言音福,展转增胜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和合】 p0797 瑜伽十卷九页云:云何和合义?谓诸缘聚集义。 二解 瑜伽五十二卷十一页云:复次云何和合?...(杂名)金刚界曼荼罗有嬉鬘歌舞四供养之菩萨。大日经义释六曰:一一歌咏皆是真言,一一舞戏无非密印。...亦名:结要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结要共同道行。结要者,共要至城,若至村道者,村间处处道。”(含注戒本卷中...(术语)食物与比丘同处。经一宿者,谓之内宿食。是为不净食之一,比丘不得食之。...【四静虑所治障别】 p0461 显扬十九卷十一页云:问:初静虑所治障云何?答:有五种,应知。一、贪恚害寻。二、苦。...现存元代藏传佛教大塔。又称白塔。位于北京阜成门内。因塔身通体皆白而得名。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建。当时入仕中...(术语)袈裟之德名。出世之服,离有为世染之相,故曰无相,为生无漏福德之道衣,故曰福田。资持记下四之二曰:无相...(术语)广大而无边际也。起信论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故事)传灯录曰:后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达磨大师于禹门千圣寺端坐而化,其徒为之葬熊耳山,起塔于定林寺。后二年...【有相得为无相智因】 p0559 瑜伽七十三卷六页云:问:若先无有知无相智;由无有故,亦无数习无相智义。无数习...【犯制立】 p0521 瑜伽六十九卷一页云:复次略由五处,应知犯制立、为最甚深。云何为犯?谓能障碍所有善法,令不得...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蚁子就是蚂蚁。这是一个典故,在建祇桓精舍时,众人正在挖墙角,看到一堆蚂蚁。佛陀当时看到蚂...
若能了达法身乃解脱自在,离一切二法之过,而以正智观察我所通之一切法唯心现量,是名为正观,如是则能不毁谤如来大...
【其后家内婢生一子,未满三日而乃言说。稽首悲泣,告于光目,生死业缘,果报自受!】 醒了之后,她家里头的佣人生...
通过学习三恶道苦中的地狱苦,我有两点收获。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现世的快乐可能在造恶业。 1、念恶趣苦,能够有...
修学佛法的次第依次为 :第一、深信因果,第二、亲近善知识,第三、听闻正法,第四、如理思维,第五、如法修证。其...
我国最早为亡者做七的记录,始于北魏。《北史外戚传》记载外戚胡国珍去世后,北魏孝明帝在七七日中为他设千僧斋,并...
道人重轻 古所称道人,以世所重者彼轻之,世所轻者彼重之故也。世所重者何?富贵也;世所轻者何?身心也。今与世同...
对于出家人而言,成功本来就是一个妄念,是世间人的游戏。出家人谈成败问题,也只能是姑妄言之罢了。不过佛法所谓借...
百福相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百福庄严 | 下篇:百福庄严相 |
【六到彼岸五相应学】 p0312 瑜伽七十八卷七页云:世尊!于此六种所学事中,菩萨云何应当修学?善男子!由五种相,...
和合
舞戏
与贼期行戒结要
内宿食
四静虑所治障别
妙应寺白塔
无相福田衣
无边
只履西归
有相得为无相智因
犯制立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修学佛道却变成外道,自己还不知道

为亡者做功德,比烧纸钱更有用

思维地狱苦,珍惜修学缘

十法界皆不出因果之外

佛教七七追荐的由来和规矩

古代与现代修行人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