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异类)鬼名。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奥乌报反,此云吸人精气鬼也。梵Ojaāhāra。...【实际】 p1271 辩中边论上卷七页云:由无倒义,说为实际。非诸颠倒依缘事故。 二解 佛地经论七卷三页云:分析推求...(术语)四威仪为行住坐卧之仪表,故三业四威仪乃总标一切所作之语。...【刺阇】 p0832 此数论外道三德之一。唯识述记四卷二十一页云:梵云刺阇,此名为微。牛毛尘等,皆名刺阇。亦名...福田(梵 punya-ksetra),意为可生福德之田。行布施即是种福田,此乃将施者、施物、受供养者分别比喻为农夫、种子...【智猛】 雍州人,禀性端厉,明行清白。少袭法服,修业专诚,志度宏邈。情深佛法,西寻灵迹。北凉永和年中,西...梵名 Buddhaguhya。为第八世纪时之印度密教学僧。约和唐代不空三藏同时,乃佛智足(梵 Buddha-jāna-pāda)之大弟...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加阿修罗道,则称四恶道。又作四恶趣。略称四恶。恶道,乃众生造恶业后所趋往之苦恶处。...(?~806)梵名 Muni?rī 之音译。唐代译经僧。北印度人。又称寂默。师神宇高爽,量度真率。德宗贞元九年(793)从...(杂语)Jvālāmālini,译曰焰鬘。谓如来之光焰,连环不断如鬘也。演密钞八曰:阇嚩啰,此译为焰。摩履你,此译为...自东汉开始,凤凰渐成为装饰品之图样,其形状类似极乐鸟(南洋产),实则为假想中之禽鸟。“凤”为雄鸟,“凰”为雌...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整个中国陷入了战争之中。许多政要文人想逃离战区,最快的方式就是坐飞机。当时飞机数量...
佛教在我们国家千百年来,随着时代改变,唐宋年间的这些清规戒律差不多都没有了,有也是没有力量。古代的学者都是为...
当时,我们在云居山,生活很清苦,工作劳动量很大。每天要划定很大的面积开荒,白天开不完,晚上天黑了也要再干,有...问: 如何救度疾病的众生? 慧律法师答: 有两种角度:第一是看中医,把身体调过来;第二念佛、持咒有时可以改变。...山头主义,门户之见 弘一大师说:【因所皈依者为僧,非皈依某一人,应于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生平等心,至诚恭敬,...两千年来,以中印文化为主的东方文明,光耀世界,它是净化人心、指导人们履行正道的灯塔。从近代开始至今,随着西方...
什么是禅?禅是一种良好的状态,禅翻译成中文为正思维,也就是正确的思维方式。 有很多怨气冲天的人,常常会抱怨为...
问: 因为家里人反对,所以总是要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就一直不能受五戒? 容通法师答: 遇到这种问题,真...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翻译名义集】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肇论曰:秦言无上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苑师云:阿,此云无;耨多罗,翻上;三藐,翻正也;三,遍也,等也;菩提,觉也。孤山疏云:极果超因,故云无上。正则正观中道,等则双照二边,盖果上三智也。发轸云:无上,是理;正等觉,是智。正谓正中,即一切种智寂灭相也。等谓平等,即行类相貌如实知也。裴相国云:是诸佛所证最上妙道,是众生所迷根本妙源。故凡夫流浪六道,由不发此菩提心故。今得人身,起庆幸意,当须秉心,对佛像前,烧香散华,三业供养,立四弘誓,发成佛心。故华严云:菩提心者,名为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发此心者,须识其体。体有二种,一曰当体,二曰所依体。其当体者,所谓悲心、智心、愿心,此三种心,乃是当体。所依体者,自性清净圆明妙心,为所依体。性自具足,号如来藏。惑不能染,智无所净,虚寂澄湛,真觉灵明,能生万法,号一大事。但由群生久迷此信,唯认攀缘六尘影像,乍起乍灭虚妄之念,以为自心。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此之心体,如肇师云:微妙无相,不可为有;用之弥勤,不可为无。度一切诸佛境界经,文殊言:菩提者,无形相、无为。云何无形相?不可以六识识故。云何无为?无生住灭故。裴相国云:性含万德,体绝百非,如净月轮,圆满无缺。惑云所覆,不自觉知,妄惑既除,真心本净。性含万德故,在圣不为得;体绝百非故,居凡不为失。然欲发此心者,当运慈悲而为宗要。故华严海云比丘告善财言:发菩提心者,所谓发大悲心,普救一切众生故;发大慈心,等祐一切世间故。一切群汇(音谓),本无生死,妄风飘鼓,汨(音骨)没苦海。今发大愿,黑暗崖下,誓作明灯;生死波中,永为船筏。此起悲心拔众生苦。一切凡夫,本性具足性净功德,今迷宝藏,贫穷孤露。今启洪愿,誓与群萌无上佛果究竟之乐,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愿举修途之初步,宜运成山之始篑(求位切)。崇德广业,不倦终之(余昔住大觉时,有王仁林垂访,问曰:佛道若云易成,经云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若云难成,安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余即答曰:了性,则见本是佛,依自圆修乃易。昧性,则欲求作佛,依他别修乃难。慕圆宗者,起信乐心,才举念时,已作如来真子;如回向际,便成无上菩提)。
上篇:达磨[馬*犬]都 | 下篇:菩提 |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第九,观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之佛身也。...
奥阇诃洛鬼
实际
三业四威仪
刺阇
四福田
智猛
佛陀瞿呬耶
四恶道
牟尼室利
阇嚩罗摩履你
凤凰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不管修哪一个法门都要持戒

出家人用功办道,越艰苦道心越坚固
如何救度疾病的众生
慧律法师《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惟贤法师:玄奘精神与人间佛教

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法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