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如来双迹】 p0577 西域记八卷四页云:窣堵波侧、不远,精舍中有大石。如来所履,双迹犹存。其长尺有八寸,广...(杂语)真实微妙也。教行信证行卷曰:称名则是最胜真妙胜业。...普桑,锡兰语 Poson 之音译。乃锡兰与东南亚上座部佛教国家之节日,以纪念阿育王之子摩哂陀至锡兰传播佛教。每年六...指本来久远之昔时。即佛最初成道(成佛)之时。据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载,世间一般皆以释尊为伽耶始成之新佛,实际...(术语)Dṛṣṭyanta,译曰见边,所见之边际也。乃因明之譬喻。譬喻者,以所见之边为成立未所见之宗者,故名见边。...(物名)又作三古,三胡。钴古胡,皆借字,本字作股,具名为股杵,原为印度之武器,杵头分三枝,故云三股杵。是表胎...南朝刘宋永初元年至三年(420~422)在位之皇帝。名裕。据沙门法称之预言,帝乃受嵩山神之召示而为天子,慧义复确认...指获得袈裟之一缕或一度触及袈裟者,皆可得无量之功德。如往生要集指麾钞卷九载,一牛尝以其角触及袈裟,遂于来生受...(佛名)释迦修行中出初僧祇满位之佛名。智度论四曰: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为初阿僧祇。旧俱舍十三作刺那尸弃...(?~865)日本真言宗僧。幼性俊利,弘仁六年(815)于东大寺受具足戒,后从空海习密教。承和三年(836)奉敕来唐...(杂语)静虑之略字。采静之青,采虑之心也。...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今天是最后一讲。我说过多次,禅是修的、证的、参的,不是讲的。虽然禅不立文字,语言文字代表不了禅,但是它又不能...
在座的各位,今天非常有缘,如果人与人之间天地这么大,众生如此的广,没有因缘呢就是没办法见面。那我们今天能够有...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萨戒,也是以五戒为基础。何谓戒?就是要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法华经》有一句话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就是说,做为佛陀是福慧两足尊。他的智慧...
戒为无上菩提本,世人应当持净戒,若人坚持以净戒,是诸如来所赞叹。 《瑜伽师地论》中讲到具足清净律仪,有十种功...
最近流传着一个段子: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70%的速度都是多余的;一栋豪华别墅,70%...
学习,佛法的专有名词叫作熏习。它不是一次完成,它是不断地把这个法义在心中就像沉香在熏衣服,一次一次地熏习,不...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
菩提
【翻译名义集】
【菩提】肇师云: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后代诸师,皆译为道,以大论翻为佛道故。今问:如周易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此则儒宗仁义为道。庄子曰: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此则道家以虚无为道。今释氏宗以何为道?答曰:般舟经云:诸佛从心得解脱,心者清净名无垢,五道鲜洁不受色,有解此者大道成。是知吾教以心为道,心乃自性清净心也。其体湛寂,其性灵照,无名无相,绝有绝无;心不能思,口不能议,褒美称为第一义谛。或者问曰:如净名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今安以心而为道耶?答:究乎菩提非身心者,如肇师云:无为之道,岂可以身心而得乎?故度一切佛境界经云:菩提者,不可以身觉,不可以心觉。何以故?身是无知,如草木故;心者虚诳,不真实故。是故菩提非身心也。然净名中却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者。天台释云:今观众生心行,入本性清净智。穷众生心源者,即显诸佛解脱之果。如劝求水,不得离冰,寒虽结水成冰,暖则释冰为水。故华严云:若能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凡夫由昧心源,故随妄念。能于妄念深照性空,名解大道。故华严云: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此心智发,能为佛母,号曰智度。是故智度亦名大道。故大论云:智度大道佛善来,如用此智修习万行,其所修法亦名大道。故法华云:为灭谛故,修行于道。由道是心,其性虚通,遍一切法,无非是道。如金色女问文殊:云何谓为道?答曰:汝则为道。又喜根云:淫欲即是道,恚痴亦复然。如此三事中,无量诸佛道。今问:淫事秽污,佛道清净。安指秽事,名为净道?答:观淫怒痴,相同水月,了染净体,性如虚空。遇顺无著,逢违不嗔,于恶境界,得解脱门。乃行非道,通达佛道。是名无碍人,一道出生死。若起凡见,成地狱业。如热金圆,取必烧手。如是无为,名道人也。
上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下篇:阿婆磨 |
亦名:羯磨疏、业疏 子题:疏 羯磨疏·序:“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济缘记释云:“题中,上三字标所宗律,简他部...
如来双迹
真妙
普桑节
本时
达利瑟致案多
三钴
刘宋武帝
一缕一触
罽那尸弃佛
常晓
青心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入禅之门第六讲:生活禅

百千万劫难遭遇——中国难生
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

这两种身份对我们都很重要

【推荐】具足清净律仪,有十种功德利益

人生,请适当低配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