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桑,锡兰语 Poson 之音译。乃锡兰与东南亚上座部佛教国家之节日,以纪念阿育王之子摩哂陀至锡兰传播佛教。每年六月月圆日于锡兰之密兴多列(Mihintale)地方举行隆重之纪念活动。据说摩哂陀曾在此会见锡兰王天爱帝须(巴 Devānampiya Tissa, 250~210 B.C. 在位),首先对其讲经说法。 p499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迦罗育,梵名 Kālā?oka。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国难陀王朝(梵 Nanda)之始祖。又作迦罗阿育王、迦罗由伽王、阿须王。...指佛的真身,因佛的真身广大无边,周遍于法界。...亦名:张口待饭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供。比丘食未至,先张口。居士讥言,不惭无厌,如猪...(术语)华严经说法之五种目的也。一正为,为不思议乘之菩萨。二兼为,为一切众生结缘。三引为,为诱引权教之菩萨。...与“劝相转”、“证相转”并称三转。又作示转。谓显示四圣谛之法理,即肯定四谛,说此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上...(术语)本意归趣之所也。法华经弘传序曰:统诸佛降灵之本致。...【敬】 p1248 大毗婆沙论二十九卷十三页云:云何敬?答:谓有敬、有敬性,有自在、有自在性,于自在者,有怖畏转;...梵语 garbhāvakrānti,巴利语 gabbhāvakkanti。即托生于母胎。又作托胎、托生、托生、入胎。谓胎生(自母胎而生...所谓直指人心,即无须向外界寻求,而直观自心、自性;所谓见性成佛,即无须分析思虑,而透彻觉知自身具有之佛性,即...禅林用语。格,指一定之标准。出格,又作越格,谓超出标准,乃超群之意。故禅林每谓超越一般凡常之见解为“出格见解...(术语)三道之一。善恶之所作,使人向于六趣,故名为道。胜鬘经宝窟上末曰:造作称业,通人向于三途,名之为道。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嘉兴藏流通本)...
云何犹不知,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正入死神口。 此思维死亡的过患,借以激发修习正法的信心。 以一切众生的重心...
昔日,佛陀在摩竭国甘黎园中城北石室窟中说法。当时有很多猎人上山打猎,布下罗网,捕杀鹿群。有一只鹿因落入网中而...
那么当我们在听闻佛法的时候,最好的心态就是把自己当病人。 很多人他为什么不肯听经?我看很多人出了家以后,好像...
今天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诞期的纪念日,并且是他的二九五〇年的诞期纪念日,我今天所讲的就是这个题目。我们必须...
我们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来适应外边的这种气氛。你的心态柔软了,你能把握自己的心多一...每次诵经前和回向前应称念三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名号。 第一种回向文: 弟子xxx愿以此读诵《地藏经》一部之功德回...
摩腾法兰 精通经典 摄摩腾原本是中天竺(中印度)人,他的仪表端庄优雅,精通菩萨乘与声闻乘的各种经典,常常云游...
《业疏》云: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与妄会,无思返本;是以大圣树戒警心,不得随妄,还沦生死。 ...
普桑节
【佛光大辞典】
上篇:普曜经 | 下篇:普乐寺 |
【中品世间律仪】 p0362 瑜伽九十一卷十二页云:又如有一、能速作意,于诸境界,而自摄敛;亦能观彼所有过患,令不...
迦罗育王
遍法界身
大张口待食戒缘起
华严五为
示相转
本致
敬
托胎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出格见解
业道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不思维无常的过患

猎人闻法得道

现在很多人为什么不肯听经

佛诞节的纪念意义

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地藏经》二种回向文

中国高僧列传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