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一卷十二页云:又如有一、能速作意,于诸境界,而自摄敛;亦能观彼所有过患,令不再起。是名为中世间律仪。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亦名:用意受食戒开缘、正意受食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钵小故,食时弃饭;或还堕...1、由前因而生的后果。 2、由道力而证悟的果位。...【极微常住不得成立】 p1199 显扬十四卷二十页云:复次计极微常、不应道理。何以故?颂曰:常、造、不应理。由二三...梵名 Soma-bhūti。为古印度王舍城贤护长者之子。又作苏摩浮抵。意译真月。据大宝积经卷一○九载,昔佛陀于王舍城为...(术语)转倒事理云迷,迷情之思云执。成唯识十曰:愚夫迷执于境,起烦恼业。六妙法门曰:种种横计迷执诸法,轮回六...(一)指出家乐、远离乐、寂静乐、菩提乐、涅槃乐等五乐。即:(一)出家乐,谓世人多业惑、烦恼,若出家办道,则永断苦...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成实云,若无人时,但心念口言,乃至‘我持八戒’,亦得成受。”(随机羯磨卷上·一六·一...【相应】 p0833 瑜伽十三卷二十页云:云何相应?当知此相略有五种。一、与他性相应;非自性。二、于他性中,与...(人名)梁傅大士,婺州东阳县人。故称为东阳大士。止观义例曰:东阳大士,位居等觉。义例随释五曰:言东阳者,古东...本指器物之容量,引申指人之才识、度量。据最胜王经卷一载,世尊说法,无有分别,系随众生器量之多寡,并应其机缘而...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禅宗二祖阿难尊者将入涅槃之际,付法予商那和修尊者,并且殷重叮嘱:昔日世尊游化至摩突罗国,曾经教示,此国有一位...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话不说,一切伤害别人的思想不想。清净三业多作对众生有益的事...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由于他的人品很高,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生活方...问:昨天聆听你的开示,颇感受益匪浅,感恩法师。可是末学是修学密宗的,有几个问题想提请法师解惑。 1. 昨日听法师...
做为一个有情众生,有些生命上的需求,是绝对不可少的,比方说:吃饭、睡觉,但只要加以节制,少吃一点、少睡一点,...
第一要信自己方寸中一个喜怒哀乐底主人翁,觌体与三世诸佛不欠一毫发。 第二要信从无量劫来,与声色爱憎、染习流注...
净土宗的修学是本尊相应的法门,就是说,我们临命终是仰仗弥陀本愿的摄受而往生,关键是我们怎么去跟弥陀感应道交。...
第一杀贼: 意即杀掉烦恼之贼。阿罗汉在因地修行灭受想定,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即五阴中的受阴...
中品世间律仪
【法相辞典】
【中品世间律仪】 p0362
上篇:中有何处入胎 | 下篇:中根补特伽罗 |
(菩萨)延命菩萨法之本尊即金刚萨埵也。是金刚寿命经所说,二种延命法中之一也。金刚寿命经略赞曰:此经本尊,延命...
不用意受食戒开缘
果
极微常住不得成立
苏摩浮帝
迷执
五乐
八戒无师开自受
相应
东阳
器量
戒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忧波毱多尊者的前世因缘

贪嗔痴放不下,八苦离不开的
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藏传净土法门弟子的问答

在「眷属爱」与正见之间做出抉择

【推荐】学道须具足五种正信

不是佛号有问题,而是你的心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