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Soma-bhūti。为古印度王舍城贤护长者之子。又作苏摩浮抵。意译真月。据大宝积经卷一○九载,昔佛陀于王舍城为众说法,众中有贤护长者之子苏摩浮帝,具宿福善根因缘,而受天界果报,家宅资财广大,并有种种殊胜事。佛陀应阿难之请,称誉其宿福之因缘。 p678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苦法智忍能为五种对治】 p0848 大毗婆沙论三卷八页云:问:业趣邪性,是修所断。苦法智忍,如何能治?答:苦...(术语)Pratyaya,攀缘之义。人之心识,攀缘于一切之境界也。如眼识攀缘色境而见之,乃至身识攀缘触境而觉之。因而...(一)(1138~1212)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婺州(浙江)义乌人,俗姓赵。号息庵。十二岁,从法慧寺之正觉出家。先后参...(术语)六念之一。谓忆念戒行功德也。...梵名 Utpalavarnā,巴利名 Uppalavannā。意译作莲华鲜、专华色、华色。或梵汉并举,译作优钵罗华色、优钵华色。即...禅林用语。机,是内在的,为心之作用;境,是外在的,为具有形象之物。譬如释尊拈花,是为境;迦叶领会其意而破颜微...【内门】 p0365 集论二卷七页云:云何内门。几是内门。为何义故观内门耶。谓外门相违是内门义。除四界二处全及余一...(术语)日本时宗,离自力我执之见界,离分别离执着而修之他力无我念佛也。谓如是而修之念佛,众生之三业,与阿弥陀...(术语)Bodhicitta,译曰觉心,即菩提心也。仁王经念诵仪轨曰:冒地质多,此云觉心。...指吾人之本性、真如。刘禹锡曹溪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能使学者还其天识。” p1369...【善知心出】 p1143 瑜伽七十七卷十八页云:云何善知心出?谓如实知出二种缚。所谓相缚、及麁重缚。此能善知,应令...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
僧诲洲参,师问曰:汝出家为什么? 曰:为求出苦。 师出:以何法而求出苦? 曰:我资钝,但念佛。 师曰:汝念佛常间...
人说世间的境缘,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缘。以这个痛来说,不论是生理痛,肚子痛,病痛,或者什么痛,正好可以让自己观照...
普门品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要如何...问: 若有安静的时间总想看经书听开示,请问师父,是不是这一句佛号,还是以摄心为上? 宏海法师答: 当然以摄心为...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诀窍,他们认为诵经就是照本宣科...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网,事务多端。摄心参...
问: 众生习性难改,我下决心要改,在生活中如何具体有针对性地对治自己的心量小、易瞋怒,如何让自己性格更好一些...
前几天,有位居士给我看他珍藏的一块玉。玉的名字我记不起来了。这是一块非常珍贵稀有的玉石,有将近一寸厚。那上面...
苏摩浮帝
【佛光大辞典】
上篇:苏摩 | 下篇:释迦大钵印 |
全一卷。又作梵志頞罗延问种尊经、梵志问种尊经。东晋竺昙无兰译于太元六年至二十年(381~395)。收于大正藏第一册...
苦法智忍能为五种对治
缘
达观
念戒
莲华色
一机一境
内门
离我三业念佛
冒地质多
天识
善知心出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睡梦中念佛不断,方有出苦分

多学习在逆境中念佛

到底要如何念,观世音菩萨才能听到呢
念佛是否以摄心为上
诵经的六个诀窍

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

如何对治自己心量小易瞋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