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论二卷七页云:云何内门。几是内门。为何义故观内门耶。谓外门相违是内门义。除四界二处全及余一分是内门。为舍执着离欲我故。观察内门。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有学不缘无明更造诸行】 p0562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五页云:又不放逸内法异生,若造福行及不动行;彼是正法...位于湖北黄梅县东北。又作冯茂山。俗称东山。以禅宗五祖弘忍住此山阐扬禅风而闻名。五祖入寂后,神秀等葬其遗骸于此...生卒年不详。五代人,活跃于后唐、后晋之际。初习儒业,后皈依佛教,博览经籍。后唐长兴二年(931)着手“新集藏经...(修法)梁武帝初为雍州剌史时,夫人郗氏性酷妒,既亡,化为巨蟒,入后宫通梦于帝。帝制慈悲道场忏法十卷,请僧令忏...又作三尊佛。以中尊为主,其左右两侧由其他二尊胁侍。此源于印度之一光三尊,中尊一般为释迦佛,左药师佛,右弥陀佛...【多诸财宝多诸事业过失】 p0624 瑜伽九十九卷四页云:若有执受金银等宝,种种品类,买卖营为,种莳林木,畜憍...(Poussin, Louis de la Valle; 1869~1937)比利时之佛教学学者。早年曾从法国学者莱维研究东方学。一八九三年以后...【灭法忍】 灭,即灭无之义。谓观欲界灭谛,灭前苦集,真如理显,生无漏法忍,是名灭法忍。参阅‘见道’条。...为永嘉证道歌之注释书。(一)全一卷。宋代僧梵天彦琪撰,门人慧光编。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异生性】 p1113 如异生性二种中说。 二解 瑜伽五十二卷十一页云:复次云何异生性?谓三界见所断法种子、唯未永害...(天名)Dānavat,神名。译曰有施。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陀那婆神:陀那此云施,婆言有,此神得有施名。...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地藏十轮经...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人类有一点点的善性善行唯恐人不知道,有一点点的恶性恶行唯恐人知道,所以都隐藏起来。平常看不出来,一有了机会就...
洞山禅师有一天去探望一位生了重病的学僧德照,德照就请示洞山禅师道:老师!您为什么不发慈悲救一个真心学道的弟子...
邹妙顺,居士华融海之母,无锡后宅镇人。住在上海新闸路福康里四十八号。四十六岁后,因右臂患风瘫,不能举动,经中...
《譬喻经》说:从前有夫妻二人,祷天求子,妇即怀娠,生四种物,一是旃檀米斗,二是甘露蜜瓶,三是珍宝锦囊,四是七...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曼,美酒佳肴,烛光摇曳。同时,楚王还命令两位他最宠爱的美人...
楞严咒感应力非常强大,我们读诵学之能除一切苦。 一:楞严咒是十方一切诸佛,每一佛必说之咒,十方一切诸佛也因为...
如果一个人想得到永久的幸福,永恒的快乐,就必须训练和培养八风不动心的深厚涵养,八风是指世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请看经文: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
内门
【法相辞典】
【内门】 p0365
上篇:内敌 | 下篇:内身 |
何等住不动阿罗汉?谓钝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皆能不退现法乐住,亦不能练根。...
有学不缘无明更造诸行
五祖山
可洪
梁皇忏
三尊
多诸财宝多诸事业过失
普珊
灭法忍
证道歌注
异生性
陀那婆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卖棉偷金

到处是路,何必忧虑

念佛不辍忽患胃癌,预知时至念佛舍报

人间第一美事莫如念佛

宽容,是为自己创造机会

楞严咒为何有如此强大的感应力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