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成实云,若无人时,但心念口言,乃至‘我持八戒’,亦得成受。”(随机羯磨卷上·一六·一五)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众生观内心之实相,了知本来不生之理,则自然就觉悟了。大日经疏说:于初发心时。直观自心实相,了知本不生故,即时...(术语)智绝缘虑,谓之常智。诸法实相,离生灭而为无相,证其无相常境之智为无缘之常智也。四教仪曰:常境无相,常...禅宗公案名。本则公案记述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责备某僧话堕(失言、失策)之因缘。无门关第三十九则(大四八·二九七...(术语)谓五大之种子,阿毗罗吽欠之五字也。又曰五字文殊之陀罗尼。...(术语)声闻乘见道之圣者而为利根者。对于随信行之钝根而言。自思惟法而成行之人也。...梵语 adhivacana-prave?a。为百八三昧之一。又作入名字三昧、等入增语三昧。即能解释诸法名字(名称)之三昧。大智...(名数)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之四恶趣也。梵Durgati。...师子奋迅三昧 般若经说:行者依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谓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如是次第入...指法华经之“本迹二门”开会之三义。此系天台宗对于法华经所作判释之语。乃天台大师智顗就佛陀之“教说”及“佛身”...(832~909)日本真言宗僧。敕谥“理源大师”。大和(奈良县)人。初随真雅、真然学密,后于南都修习三论、法相、华...指梵语。古代印度婆罗门自谓所用之梵语为梵天之语,故称天语。[释迦方志卷上] p1366...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佛光禅师为了推动佛教的发展,创办了许多佛教的事业,弟子们为了达成禅师的理想,很努力地向信徒劝募,鼓励信徒布施...
明朝有位名叫道隆,他的母亲李氏,年到四十岁,吃长斋敬奉佛陀,但是不了解诵经。修建一个很清净的房屋,专供奉观音...有因缘碰到佛法的人,也想修行,但是,却认为自己很行,起大我慢,别人稍微看法跟他不一样的,就说别人是魔,好像不...
衲衣,就是用世人丢弃在粪堆上或者野外的朽坏破碎的衣片修补缝缀所成的法衣。衲衣的衲,就是缝补的意思。《类书纂要...问: 请问师父,如果一个人已经受了五戒,而又毁破根本重戒,他透过忏悔真的能够恢复清净吗? 净界法师答: 就是造...一、好德的重要性 好德是五福之一,而且是重要的一福。一个人有了宅心仁厚,乐善好施的德,这是一生中最幸福,受用...
世人总认为生死离自己很远,若是有人与其谈论生死,他可能会嘲笑对方,说: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又不是战争年代。现在...问: 我多年来,每晚亦睡亦醒,最多睡三、四个小时,面色黄黄,自觉是全世界最苦最悲的人,没有人会了解。我已经忍...
八戒无师开自受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八戒戒相离合不同 | 下篇:八戒行人不食五辛 |
【尸罗】 此云清凉。大论云: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经音义云:此义译也,正翻止得,谓止恶...
成自然觉
常智
云门话堕
五字真言
随法行
释名字三昧
四趣
薰禅
开废会
圣宝
天语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为自己想,更要为别人想

念珠的数目就是你将来往生净土的日期
慧律法师《念佛人不要忽略般若智慧的重要》

出家人穿着衲衣有多种功德
犯根本重戒后,透过忏悔能恢复清净吗
好德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