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华严经。修多罗(梵 sūtra),意译作经。此系华严经中自称之语。旧华严经卷五十五(大九·七四九上):“尔时,如来知诸众生应受化者,而为演说圆满因缘修多罗。”又曰(大九·七五○中):“显现自在力,演说圆满经,无量诸众生,悉受菩提记。”故华严经别称圆满经。华严、天台判教中,所立圆教之名,皆依此文。 p541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四万义曰:莲华部法身,金刚部般若,佛部解脱。莲华部为理,故配于法身,金刚部为智,故配于般若,斯理斯智...【所依住义】 p0739 显扬五卷二页云:所依住义者:谓外世界。依此所住,有情界可得。所谓村田、百村田、千村田...(经名)又曰:大方广佛华严经续入法界品,一卷,唐地婆诃罗译。是本经入法界品中之一分自天主光天至有德童女也。...指非色非心法之类聚。三聚之一。(一)乃阿毗达磨所立之法相。其他二聚为色聚、心聚。(参阅“三聚”665、“非色非心...【独行无明】 p1384 如二种无明中说。 二解 成唯识论五卷七页云:非贪等俱者;名独行无明。是主独行,唯见所断。如...羊车、鹿车、牛车。羊车是喻声闻乘,鹿车是喻缘觉乘,牛车是喻菩萨乘。这种譬喻是以羊鹿牛车所能运载数量的多寡,来...(术语)译曰成就,但成就有所成能成之别,通于世出世之法,三密相应,因而成就之妙果,以梵语谓之悉地,为成就其妙...(术语)对杀盗之恶法而言,止者持戒也,作者犯戒也。反之,对慈悲等之善法而言,则止者犯戒也,作者持戒也。...【三种世间愚痴】 p0201 瑜伽八十五卷十三页云:于此三处,复有三种世间愚痴。谓若天世间,若沙门,婆罗门,若诸天...亦名:桑门、沙门那、乏道、贫道、息恶 子题:入非家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沙门者,旧翻为桑门,音之互也。涅槃云...禅林用语。指修行佛道者最重要之物,意即佛道之根本。与衲僧顶门、衲僧眼睛为同类用语。 p3952...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一:沉稳: (1)不要随便显露你的情绪。 (2)不要逢人就诉说你的困难和遭遇。 (3)在征询别人的意见之前,自己先...
曾经在国语日报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母亲,您的名字叫「爱」」。其中有一段,我将它摘录下来,希望每位启蒙班...不少人在初学佛时,常会不知如何与法师相处,担心自己的行为会不会失礼。其实,只要心存恭敬,即使不小心犯错,法师...很久以前,当时的印度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所统治。有一次,印度境内爆发传染病,阿育王担心疫情扩大,阻断皇宫对外的...
在轮回之中,有天人、人、阿修罗、旁生、饿鬼和地狱这六道,生活在我们人群周围的,我们人类能看到和接触到的,一般...
一、唯识之义 唯识者,据《成唯识论述记》云:唯谓简别,遮无外境,识谓能了,诠有内心。此指外境非实有,内识非虚...
《大乘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记述,当众生遭遇困难之时,只要诵念其名号,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
法显,俗姓龚,平阳郡武阳(山西临汾)人。幼年时,三个兄弟先后夭折,父母惟恐法显也遭遇不测,在三岁时就让他剃度为...
圆满修多罗
【佛光大辞典】
上篇:圆满 | 下篇:圆尔 |
(术语)Sthavira,又作体毗里,梯毗梨,他鞞罗,他俾罗,译曰上坐,老宿。文殊问经曰:体毗履,此云老宿。淳老宿人...
三部三点
所依住义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非二聚
独行无明
羊鹿牛车
悉地
止持作犯
三种世间愚痴
沙门
衲僧鼻孔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气质的培养

半个馒头,诠释了母亲的爱
与师父相处时的礼仪
八岁的沙弥

临终现这五种相,命终决定堕入畜生道

唯识要义解说

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