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九次第定 三藏法数云:九者,自初禅至灭受想定凡九种也。次第者,谓人若入禅时,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又入一禅。如...(术语)具名唯识三性观。三性者何?一曰遍计所执性。执在心外之我法性是也。二曰依他起性。种子所生之因缘法是也。...【依及所依差别】 p0771 成唯识论四卷十二页云:依、谓一切有生灭法,仗因托缘而得生住。诸所仗托、皆说为依。...乃观法之一。略称七善。此说见于阿含经与一切有部之说。自七方面如实逐一观察五蕴,如以色为例,观色本身(果)与其...(杂名)智度论所说三陀罗尼之一。得此陀罗尼,则于一切众生一切法能分别无错。...(术语)又云理观。占察经所说二观之一。密教以月轮观为金刚界之实相观,以五大观为胎藏界之实相观。秘藏记本曰:净...基本教义 原始佛教的主要教义有四谛、缘起、五蕴以及无常、无我等。公历纪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陆续出现一批阐...(传说)西域记九曰:未生怨王窣堵波侧,有尊者阿难半身舍利。昔尊者将寂灭也,去摩揭陀国,趣吠舍厘城。两国交争,...位于须弥山西方的大洲名,因其地多牛,以牛为货易,故名为牛货。...【爱敬差别】 p1203 俱舍论四卷十一页云:已说无惭无愧差别;爱敬别者:爱、谓爱乐。体卽是信。然爱有二。一、有染...子题:人男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尼摩触戒,与大僧四种不同。一、大僧就坏行中制,莫问死活,但触着便犯,据有淫...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二)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有一种招感,就是一种感应,或者说一种磁场的吸引力。你的磁场吸引力越强,就说...佛陀的僧团中,有一群刚出家的年轻比丘,他们原本是侨萨罗国中贵族或大商人的孩子,平时生活富裕又可以随心所欲;后...
众生都希望自己得到幸福快乐,趋乐避苦是一切众生的生命本能。 在无明颠倒当中,我们会认为五欲是很快乐的事情。殊...年轻像夏日之花朵,很快就凋谢了。 老年如火势蔓延至田畴, 突然就来到你跟前, 释尊说过: 生与死就像日出日落,来...问: 为什么脑海里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有时候对佛也起恶念,我想过去世中常常在造五逆十恶这样极重罪业,这些极重...
现在我们来说邪淫戒,邪淫指非正式夫妻间的男女关系,一切不受法律认定的,都称为邪淫。佛陀制戒是允许在家弟子,正...
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三、由摄受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意乐广大故;四、由建立无上正等...
石亭祖璇禅师
【五灯会元】
隆兴府石亭野庵祖璇禅师,上堂曰:「吃粥了也未,赵州无忌讳,更令洗钵盂。太煞没巴鼻,悟去由来不丈夫。这僧那,免受糊涂。有指示,无指示,韶石四楞浑塌地。入地狱,如箭射,云岫清风生大厦。相逢携手上高山,作者应须辨真假。真假分,若为论午夜,寒蟾出海门。」
上篇:保安可封禅师 | 下篇:石霜宗鉴禅师 |
(术语)四缘之一。此乃于心心所相续上而立之缘,灭于前念之心法,己逃避而开导彼,以引起后念心法之作用也。犹如渡...
炼禅
唯识观
依及所依差别
七处善
分别智陀罗尼
实相观
教义与经典
阿难半身舍利
西牛货洲
爱敬差别
摩触戒僧尼四种不同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六祖惠能的19段偈语 句句直指人心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世俗的欲乐

这种快乐,才是能够长久保持的
密勒日巴之歌
脑海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应减轻往昔的业障

邪淫乱静,损德障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