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梵名 Jyotiska,巴利名 Jotika。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一说瞻婆国人。佛弟子之一。又作聚底色迦、殊底色迦、残底墙...三种庄严国土的事物,即事庄严、法庄严、人庄严。事庄严是以色声香味等事物作庄严;法庄严是以种种胜妙的法音作庄严...(杂名)大日法身之所都曰法界宫,又云密严国。虽常言在第四禅之摩醯首罗天,而深秘之意,谓欲界之都率天亦为依此处...为念佛修行之结社。全称白莲华社。略称莲社。源于东晋慧远所创之结社念佛,今为此类结社之通称。东晋太元九年(384...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迦留陀夷本俗友妇斋优婆私,各端正,俱系意。后至其家,彼妇严身,夫主极爱,比...为密教重要事相之一。亦为仪轨之一部分。为了修道、祈福、消灾、报恩等,而对三宝、诸天、父母、师长、亡者等,作供...【于上解脱希求忧戚】 p0752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页云:如经言:于上解脱,希求忧戚。云何希?谓修行者,作如是念...(书名)日本真言宗开祖空海之九卷著述。即显密二教论二卷,秘藏宝钥三卷,心经秘键一卷,即身成佛义一卷,声字实相...(术语)诠事物之理义为句。唯识论二曰:名诠自性,句诠差别。俱舍论五曰:句者谓章,诠义究竟,如说诸行无常等章。...(术语)烧香之真言。译曰遍至法界。烧香之功德周遍于法界也。大日经疏九曰:达摩驮赌拏檗帝。译云遍至法界也。...【卫世师】 正云鞞崽(所皆切)。此云无胜。优楼僧佉,计六遍造,但眼根火多,乃至身根风多。文见金七十论。辅...毗尼日用切要...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往生论...
人从无始以来,常因无明和习气而使得自己意乱情迷、颠倒人生,「修行」的目的即在去除无明习气、回归清净的本性。 ...泽庵宗彭禅师是日本江户初期临济宗大德寺派的高僧,精通诗歌、俳句、茶道,为东海寺之开山祖师。 某天,有个商人拿...
过去,世尊住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时,有一位比丘全身上下长满了恶疮,不断地流出脓血,大众都避得远远的,不想靠近;因...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今天是佛七的第一天,我们开始念佛,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念佛?我们常常讲发心,要...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
念佛,三岁孩童也能也会;若论究竟有没有功夫,就大有问题了。 若照顾不到法身,自性弥陀,若不知道自心是佛,佛是...
如今,不少入了佛门的人,颇费心机地四处奔走、劳身伤财,希望遇到某个道骨仙风或者慈眉善目的高僧,能够单独对自己...
佛教的法运分三期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所以这种悬记也就是符合着佛陀所说的成住坏空,一切法无常。...
黄龙道震禅师
【五灯会元】
隆兴府黄龙山堂道震禅师,金陵赵氏子。少依觉印英禅师为童子,英移居泗之普照,适淑妃择度童行,师得圆具。久之,辞谒丹霞淳禅师。一日,与论洞上宗旨。师呈偈曰:「白云深覆古寒岩,异草灵花彩凤衔。夜半天明日当午,骑牛背面著靴衫。」淳器之。师自以为碍,弃依草堂,一见契合。日取藏经读之。一夕,闻晚参鼓,步出经堂,举头见月,遂大悟。亟趋方丈,堂望见,即为印可。初住曹山,次迁广寿黄龙。上堂曰:「举个古人因缘问阇黎,阇黎不得作古会。若作古会,失却当面眼。举个即今因缘问阇黎,阇黎不得作今会,若作今会,障却阇黎本来眼。假饶不失不障,非古非今,犹是药病相治止啼之说。只如透脱一句,阇黎还道得也无?若道不得,直待罗汉峰深谈实相,即向汝道。」上堂:「少林冷坐,门人各说异端,大似众盲摸象。神光礼三拜,依位而立。达磨云:汝得吾髓。这黑面婆罗门,脚跟也未点地在。」上堂:「石人问枯桩,何时汝发华?枯桩怒石人,何得口吧吧?石人呵呵笑,枯桩吐异葩。红霞辉玉象,白玉碾金沙。借问通玄士,何人不到家?」
上篇:寺丞戴道纯居士 | 下篇:万年法一禅师 |
谓身低举手足卷舒。名曰频申。鼻面开蹙。唇口喎张。名为欠呿。...
树提伽
三庄严
法界宫密严国
白莲社
食家强坐戒缘起
供养法
于上解脱希求忧戚
九卷章
句
遍至法界
卫世师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去除无明的习气
心不留影

佛为病比丘灌顶获安记
大安法师《四心念佛决定往生》
在寺院拜佛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知念佛真意思,念到弥勒下生也不中用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