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说佛教根本义之四谛中,苦集灭三谛之偈文也(但偈中说三谛者,惟智度论之文,其他为苦灭之二谛)。约于其中...【非一界智】 p0714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若能了知十八界者;名非一界智。...【业杂染论】 p1219 瑜伽八十九卷二十一页云:云何施设业杂染论?谓有二业。一者、善业,二、不善业。于过去世,已...即救济院,专门收容老幼残疾而无依靠之人。北宋嘉祐(1056~1063)之前,即于京师设立东西福田院,嘉祐八年复增设南...(杂语)婆罗门之本形行佛道者。尊胜经序曰:婆罗门僧,佛陀波利。...(术语)他人不与而自取即偷盗。五戒中第二戒也。智度论十三曰:不与取者,知他物,生盗心。取物去。离本处。物属我...(术语)宋张邦几侍儿小名录拾遗曰:五代时有一僧号至聪禅师,修行于祝融峰十年,自以为戒行具足,无所诱掖。一日下...【定异】 为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定者决定,异者不同,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决定不同而不杂乱。如瓜种不生豆...(术语)Bauddha,译曰事佛者。唯识述记一末曰:言佛陀,是觉者。若言抱徒憨,是事佛者。...将来弥勒佛成道时的道树。...(术语)境为所观之境,行为修断之行。果为所得之果。就一切法而审详分别观察三性有体无体,有为无为等,谓为境。已...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礼佛大忏悔文...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问: 上香上一支?还是上三支?还有红香和黄香,上哪种会好一点? 仁清法师答: 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刚刚入佛门的...
若先受尽不善业果而修善者,与上相违,当知如是补特伽罗,从暗趣明。此中差别者,将命终时,犹如梦中,见无量种非变...佛言人于世间。喜饮酒醉。得三十六失。何等三十六失: 一者人饮酒醉。使子不敬父母。臣不敬君。君臣父子。无有上下。...
在临命终时由两种力量决定,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业力大就是随业流转;但心力更大,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所以讲...
舍药材以拯疾苦, 就是修善的一个科目,要布施药材来帮助、拯救那些生病的人,解除他们的痛苦。那么在我们这个地球...莲花表征清净无染,光明自在的意思,因为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这种美德与特征,佛陀喜欢拿莲花作譬喻。 而莲花在佛...
要常常好运气,须自心觉悟。明白深解人世间之理,以及应如何应对。这是智慧经验和阅历。 好运气常随,不学无术之人...
【猪肉】 味苦,性微寒,有小毒。牡曰,牝曰彘,子曰豚,牡而去势曰。生江南者,谓之江猪,唯肉无毒。多食闭血脉,...
舜峰义韶禅师
【五灯会元】
韶州舜峰义韶禅师,僧问:「正法无言时如何?」师曰:「言。」曰:「学人不会,乞师端的。」师曰:「两重公案。」曰:「岂无方便?」师曰:「无礼难容。」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日出东方月落西。」僧正到方丈,曰:「方丈得恁么黑!」师曰:「老鼠窟。」正曰:「放猫儿入好。」师曰:「试放看。」正无对。师拊掌笑。师与老宿渡江次,师取钱与渡子,宿曰:「囊中若有青铜片。」师揖曰:「长老莫笑。」
上篇:披云智寂禅师 | 下篇:般若启柔禅师 |
执著事相的修,如将所做善事念念于心是。...
缘起偈
非一界智
业杂染论
福田院
婆罗门僧
不与取
菩提水
定异
抱徒憨
龙华树
境行果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上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

【推荐】从净土宗的角度,要培养对弥陀皈依的心念
饮酒的三十六种过失

净业行人如何勘验自己是否深信切愿

由于这个善因,感得九十一劫没有病苦
佛菩萨为什么要坐在莲花上

要常常好运气,须自心觉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