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二执】 一般指我执与法执,又作我法二执、生法二执。小乘说一切有部等主张法体实有,故仅揭出‘我执’之说;大乘...【真见道】 指如实证得生、法二空所显的真理,与如实断除所知、烦恼二障的阶位。见道、一心见道。唯识宗所立菩萨乘...凡八卷。宋代惟白集。略称大藏经指要录、大藏纲目、纲目指要、纲目。内容系就大藏经所收之诸经论,阐释其经题,并略...【上根】 指上等根器,即眼、耳、鼻、舌、身等诸根之上利者,或修行佛道之能力特优者。又指‘信、进、念、定、慧’...谓三论宗之世谛中、真谛中二者。中者,不偏之意。二中即就二谛而辨中,以世谛不偏于有,真谛平等不偏于空,故各得中...人的寿命长存。无量寿经说: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获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一)指正觉之道。又作觉路。即觉证成佛之大道。与“菩提道”同义。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一九下):“始在佛树力...(名数)破坏诈师子等。见涅槃经二十七。...(故事)五灯会元云门章曰:上堂因闻钟声。乃曰:世界与么广阔,为甚么镜声披七条?...(杂语)譬五障以云也。...世尊成道已,起金刚座而观菩提树。法华玄赞卷四末(大三四·七二九上):“佛成道已,树下经行。观树喜自道圆,经行...(龙藏本)...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
现代人往往火气很大,因此整个社会总是弥漫著一股暴戾之气,而这种瞋心,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无明火」。 人之所以起...您知道吗?要使奶牛产奶的话,她必须要产下小牛才行。奶牛场里的母牛在一岁后就被人工授精。待产下小牛后,她们产奶...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修持门中的第九个版块,叫做净侣门。伴侣的侣,也就是同行善知识。 一个修...
《佛遗教经》中讲: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关于安忍的力量,我上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是来自两个老居士的一...转贴:师兄们,大家好!我这里有一个不用杀生即能驱蚊蝇的好方法!是我和我妈无意中发现的! 是这样的,2009年初我...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未来际不间断地教化众生,这样地去行持,不说断自烦恼,而自烦...一、四种因缘果的性质 在佛法来讲,有染因、染缘、染果、净因、净缘、净果,染净相对;恶因、恶缘、恶果、善因、善...
灵祐禅师在百丈怀海禅师座下开悟后,在寺院里担任典座(即负责寺院伙食)。 一天,司马头陀来到百丈山,告诉百丈禅...
云居怀岳禅师
【五灯会元】
南康军云居怀岳禅师,僧问:「如何是大圆镜?」师曰:「不鉴照。」曰:「忽遇四方八面来时作么生?」师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曰:「大好不鉴照。」师便打。问:「如何是一丸疗万病底药?」师曰:「汝患甚么?」问:「如何是本来瑞草?」师曰:「好手拈不出。」曰:「如何是无根树?」师曰:「处处著不得。」
上篇:嵇山章禅师 | 下篇:杭州佛日禅师 |
(术语)天台谓一切之经题不出于人法譬之三者,而有单复具足之不同,总为七种。...
二执
真见道
大藏经纲目指要录
上根
二中
长生
觉道
师子吼十一事
云门七条
五云
观树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逆境要忍,顺境更要忍
素食是一种生活方式

修道者应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念佛机24小时开着可奇迹般地驱蚊蝇避免杀生
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
惟贤长老《三皈五戒是善因善缘善果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