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真带质】 唯识宗所立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境之一。带质境有二种,称真带质与似带质。一、真带质,指色子所生的...(罗汉)Vanavāsin,十六罗汉第十四称伐那婆斯尊者。翻名不详。...凡十卷。北宋王古撰,元代管主八续集。略称法宝标目、标目。内容系就整部之大藏经,依卷帙之顺序,解说各经之大纲。...【下地】 此有三种解释:一、三界分九地,境界优者为上地,劣者为下地。二、菩萨十地之位,因其高下而称上地、下地...指蒲缮尼食与珂但尼食,皆各有五种食物。(一)五蒲缮尼食(梵 paca-bhojanīya),又作五蒲阇尼食。译作五啖食。即五...指年高德邵的比丘。...指七觉支与八正道支。为帮助觉悟、趣向涅槃之正确方法或途径。七觉支即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譬喻)师子中之王也,譬佛菩萨无一切畏者曰师子王。无量寿经下曰:如师子王无所畏故。...(杂语)五浊之异名。见七佛神咒经一。...位于韩国庆尚南道昌宁郡昌乐面玉泉里火旺山中。创立年代不详。李氏朝鲜宣祖四十一年(1607),沙门灵云再建大雄殿,...【胜奖者】 p1101 瑜伽八十三卷一页云:庆慰造作应作事故;名胜奖者。...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印光大师校印本)...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
佛陀净住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大梵天王起大邪见,作是思惟:我所住天宫恒常不变,真是殊胜呀!根本没有任何...问: 修人天的善,对于我们培养往生净土的福德资粮,是不是有直接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 是间接的关系,不能谈直接...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今天讲修持门中的第七,净戒门。 一切修行法,清净法,都是以戒律为基础。像我们要...
佛陀住世时,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与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时常行脚游化于各村落。有一天,来到一处瓦窑,恰巧下起了...财 财是欲中王,因你入奴行。 日日为你苦,夜夜为你忙。 男人走错路,女人入错行。 迷失善良性,各个起贪狂。 前途...布施,就是指将财物、身体、智慧、佛法等等施与他人,帮助他人,为他人造福,以求自己积累功德。六度以布施为首,四...
我们看这个家字,上面一个宝盖,好像一个房子一样,底下一个豕,是小猪。你不觉悟的话就好像关在一个小范围的这个小...三学之含义 各位同学、各位居士: 我来到三学读书会,见到在座的各位,很高兴。三学读书会成立两年多来,我现在是第...
杭州佛日禅师
【五灯会元】
杭州佛日本空禅师,初游天台山,尝曰:「如有人夺得我机者,即吾师矣。」寻谒云居,作礼问曰:「二龙争珠,谁是得者?」居曰:「卸却业身来,与子相见。」师曰:「业身已卸。」居曰:「珠在甚么处?」师无对。﹝同安代云:「回头即没交涉。」﹞遂投诚入室,时始年十三。后四年,参夹山。才入门,见维那。那曰:「此间不著后生。」师曰:「某甲不求挂搭,暂来礼谒和尚。」维那白夹山,山许相见。师未升阶,山便问:「甚处来?」师曰:「云居来。」曰:「即今在甚么处?」师曰:「在夹山顶[宁*页]上。」山曰:「老僧行年在坎,五鬼临身。」师拟上阶,山曰:「三道宝阶,从何而上?」师曰:「三道宝阶,曲为今时。向上一路,请师直指。」山便揖,师乃上阶礼拜。山问:「阇黎与甚么人同行?」师曰:「木上座。」山曰:「何不来相看老僧?」师曰:「和尚看他有分?」山曰:「在甚处?」师曰:「在堂中。」山便同师下到堂中,师遂取拄杖掷在山面前。山曰:「莫从天台得否?」师曰:「非五岳之所生。」山曰:「莫从须弥得否?」师曰:「月宫亦不逢。」山曰:「恁么则从人得也。」师曰:「自己尚是冤家,从人得堪作甚么?」山曰:「冷灰里有一粒豆爆。」乃唤维那:「明窗下安排著。」师曰:「未审明窗还解语也无?」山曰:「待明窗解语,即向汝道。」夹山来日上堂,问:「昨日新到在甚么处?」师出应喏。山曰:「子未到云居已前,在甚么处?」师曰:「天台国清山。」曰:「吾闻天台有潺潺之瀑,渌渌之波。谢子远来,此意如何?」师曰:「久居岩谷,不挂松萝。」山曰:「此犹是春意,秋意作么生?」师良久,山曰:「看君只是撑船汉,终归不是弄潮人。」来日普请,维那令师送茶。师曰:「某甲为佛法来,不为送茶来。」那曰:「奉和尚处分。」师曰:「和尚尊命即得。」乃将茶去作务处,摇茶瓯作声。山回顾,师曰:「酽茶三五碗,意在钁头边。」山曰:「瓶有倾茶势,篮中几个瓯?」师曰:「瓶有倾茶势,篮中无一瓯。」便行茶,时众皆举目。师曰:「大众鹤望,请师一言。」山曰:「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师曰:「手执夜明符,几个知天晓?」山曰:「大众有人也。归去来,归去来。」遂住普请,归院众皆仰叹,师终于佛日,卵塔存焉。
上篇:云居怀岳禅师 | 下篇:永光真禅师 |
【二教六理】 唯识宗用为证明第七末那识的存在,举出二种教证与六项理论。二种教证者,一为引《入楞伽经》的偈子:...
真带质
伐那婆斯
大藏圣教法宝标目
下地
二五食
长老
觉道支
师子王
五浑
观龙寺
胜奖者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不住空寂的智慧
修人天善与往生净土有何关系

哪些是修净土之人不去做的范围

舍利弗和目连尊者遭诽谤的因缘
财色名食睡
布施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