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于说法师故思轻毁戒】 p0753 瑜伽四十一卷十四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说法师、故思轻毁;不深...(术语)三施之一。以衣服饮食田宅珍宝等施与他也。...禅宗公案名。又作百丈开田。此为唐代禅师百丈惟政(涅槃和尚)以动作代替语言之示众机法。五灯会元卷四百丈涅槃章(...(界名)三界九地之一。即欲五趣地也。...(术语)于物厌离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唯识论六曰:厌谓慧俱...【遍知义】 p1123 瑜伽七十七卷九页云:遍知义者:乃至所有品类差别所应知境,或世俗故,或胜义故,或功德故,或过...【定】 p0806 成唯识论五卷十九页云:云何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谓观德失俱非境中,由...大是四大,阴是五阴,界是十八界,入是十二入。...(名数)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善根。二善为定善散善,三福为世福,戒福,行福。...亦名:不大揣食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有病;日时欲过;命梵二难,疾疾食。”(含注戒本卷下·九...由报之定不定,分为四种。 一、时定报不定 时即时节,报即果报。谓于三时,决定不改,由业有可转故,受报不定...(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龙藏本)...
宋朝高宗绍兴年间,太尉吕惠卿,学问甚好,也精通佛理,曾注释《华严法界观》,并出过一本叫《新意解庄子》的书。有...
问: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体了吗?该怎么办?明知这样做是犯戒但还是做了,是业障太深,还是着魔了? 大安法师答: ...无论人得意时还是失意时,只有选择善待他人,才能获取别人对自己的善待。 我与某公司董事长做了多年邻居。当他的公...
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 我们希望这一念心不贪求世间五欲的境界,专心来忆念这个佛...每次坐长途汽车,落座后就闭目遐想:今天总应该会有位美女坐我旁边,起码是个赏心悦目的异性! 但是,每次都让我失...
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眼睛贪看好的,耳朵贪好音声,舌嗜美味,成天只知道要...
学佛从来都看不见自己的过失,怎么去改过呢?不改过怎么进步呢?既然无过可改、无步可进,又怎么会不退步呢?所以常...
第十,何不往生兜率疑 【注文】 又问:兜率内院近在此界,又有补处菩萨于中说法,亦可上升亲近大士,何须近越此方,...
报恩行崇禅师
【五灯会元】
漳州报恩院行崇禅师,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碓捣磨磨。」问:「曹溪一路,请师举扬。」师曰:「莫屈著曹溪么?」曰:「恁么则群生有赖。」师曰:「也是老鼠吃盐。」问:「不涉公私,如何言论?」师曰:吃茶去。」问:「丹霞烧木佛,意作么生?」师曰:「时寒烧火向。」曰:「翠微迎罗汉,意作么生?」师曰:「别是一家春。」
上篇:清泉守清禅师 | 下篇:潭州岳麓和尚 |
1、迷与悟都无自性,无自性即是空,大家空的体性一样,故谓一如,这是空宗所显的意义。 2、迷如冰,悟如水,迷...
于说法师故思轻毁戒
财施
惟政展开两手
五趣杂居地
厌离
遍知义
定
大阴界入
二善三福
大揣食戒开缘
四报定不定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文殊化童子点化吕太尉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体了吗
获取他人对自己的善待

修行人有藕断丝连的个性是没办法修行的
好运气是自己做出来的

父母子女乃是相互的债主

早晚功课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