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迷与悟的因果。以四谛来说,迷妄的因是集谛,共果是苦谛;证悟的因是道谛,果是灭谛。...(菩萨)梵名缚苏摩底。又名地慧。或称文殊师利使者,文殊师利使者女。文殊五使者之一。胎藏界文殊院二十五尊中居于...【痴不善根】 p1440 集异门论三卷六页云:痴不善根者;痴云何?答:谓于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于内无知...(杂语)外道之苦行。热五体于火也。...(术语)厌娑婆也。往生要集上本分要集一部之所明为十门。曰:一厌离秽土,二欣求净土,(中略)十问答料简。...梵名叫做摩诃毗卢遮那,摩诃是大的意思,毗卢遮那是日的意思,故华译为大日。又毗卢遮那是光明遍照的意思,故又名为...梵语 sthāpanīya-vyākarana,巴利语 thapanīya-vyākarana。四记之一。又作舍置记、默然记、止记论。指对于所问...【制他神通】 p0831 瑜伽三十七卷五页云:制他神通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能制伏他所现神通。如来神通,普能...(名数)小乘有部所说,一、染污无知,即一切之烦恼。台家所谓见思二惑也。以无明为体,无明执著于事理之法,其性分...就报上观之,又有三种果报。三果报者,谓异熟、等流、增上三者。 第一、异熟果 善恶之业,异世而熟,其所受果...(术语)二种种子之一。谓阿赖耶识中本来含藏有漏无漏一切有为法之种子也。更有新熏种子。...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这回玉佛寺打禅七,真是因缘殊胜,各方信心男女居士们这样踊跃地来参加,种下这一...
出家也是有苦有乐。苦什么?比如得长期吃素,有的人吃肉吃习惯了,他来吃素就觉得很苦,因为没肉吃。有的人喜欢唱歌...学佛要学习自度、度人,「自度」必须时刻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若言行不当或有过失,则必须鞭策自己更用心。 ...一个人如果整天带着抱怨的心情工作,不但工作效率低,还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长此以往,吹毛求疵,抱怨和牢骚的不...
金刚经者,即有谈空,不堕空边。即空论有,不堕有边。空有两泯,真俗不二。生佛一致,事理圆融。行起解绝,直趣觉海...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二十多年前在苏州灵岩山佛学院念书时,有幸接近一些曾经亲近过印光大师的老修行,...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为成佛妙道,诸经如是说: 世间有二知识,常与人为因缘,令人得大罪,亦令人得大福。何谓...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潭州岳麓和尚
【五灯会元】
潭州岳麓山和尚,上堂,良久曰:「昔日毗卢,今朝岳麓。珍重!」僧问:「如何是声色外句?」师曰:「猿啼鸟叫。」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五音六律。」问:「截舌之句,请师举扬。」师曰:「日能热,月能凉。」
上篇:报恩行崇禅师 | 下篇:德山德海禅师 |
(人名)梵音Sujāta,王舍城长者之子。又云尸加罗越Sīgālo,佛对之说六方礼之法。见善生经。...
迷悟因果
财慧
痴不善根
五热
厌离秽土
大日如来
默置记
制他神通
二无知
三果报
本有种子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一进佛寺心生欢喜,皆是过去生有甚深善根

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吗
老先生与小偷
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

印光大师关于《金刚经》的开示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