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sthāpanīya-vyākarana,巴利语 thapanīya-vyākarana。四记之一。又作舍置记、默然记、止记论。指对于所问,若属于不应答、不值得答者,则默而不答。佛于非理之问时,为免增长无谓之戏论,乃默置而不答。如有人问:“石女之儿,为复黑色?为复白色?”则舍置此一问题,默而不答。[佛地经论卷六、俱舍论卷十九](参阅“四记答”1753) p637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界摄者,谓蕴界处所有种子阿赖耶识能摄彼界,由彼种子此中有故。...亦名:衣缠颈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六群以衣缠颈入白衣舍。居士嫌言,如居士长者种。比丘举过,...大乘菩萨之修行,从初发菩提心至佛果之间,可分成各种阶段,较常见者有十信位(十信心)、十住位(十心住)、十行位...具有认识作用之主体为“能缘”,被认识之客体对象为“所缘”。缘乃依赖、依靠、攀缘等意,即表示心识非独自生起,必...以空理为宗的派别,如小乘的成实宗和大乘的三论宗是。...(一)梵语 astiva-ni?rita,巴利语 atthitā。指执著于有之偏见。又作常见。即妄执世间万物皆具有恒常不变的实体之见...(杂语)法华经妙音菩萨品说妙音菩萨现三十四身济度众生曰:妙音菩萨其身在此,而是菩萨现种种身,处处为诸众生说是...(术语)律宗一家,判一代教为化教制教二者。经论二藏,泛说因果之理,以化道俗,是曰化教,戒律一藏,说比丘之戒法...【眼等识】 p0998 界身足论上五页云:眼识云何?谓眼及色为缘,所生眼识。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于眼所识色所有...【杀生】 即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的生命。为十恶业之一,五戒之一,八戒之一,十戒之一。大乘佛教为避免杀生,而禁止...【色界中有三胜生】 p0572 瑜伽九卷十一页云:又色界中有三种胜生。一者、异生无想天生,二者、有想天生,三者...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净土十疑论...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才会活的坦然,活的舒畅,活的快乐,活的安静,活的真实,活的自然。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正...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出入其中者,靡不为其烧煮。若从烈焰中觅得一片清凉地...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啊?诸位可以想一个问题:如果你以一种狭隘的自私心去忆佛、念佛,阿弥陀佛是菩提心,你的心是...问: 曾经在路上遇到过一母女,向我讨要饭钱,我当时想她们虽然可怜,但可以自食其力,又因为担心她们是骗钱的,所...
凡夫无不好胜好进,不知以退为进也。迦叶愿居人后,不为物先,乃成千古鼻祖。蕅益大师 摩诃迦叶尊者长期住于阿练若...闲人念佛正优游,莫把光阴空里投。老有音书头渐白,死无官帖命难留。 身前预把资粮办,眼底休为儿女愁。家在乐邦归...问: 佛教说人世间都有因果轮回,但是对于今世的我们,既不记得前世,也无从预见来生,怎么能印证因果轮回呢? 宏海...
问: 既唯一真心,教中云何复说诸法如幻? 答: 了境是心,万法奚有?以依心所起,无有定体,皆如幻化,毕竟寂灭。...
默置记
【佛光大辞典】
上篇:默照禅 | 下篇:默摈 |
(术语)报身佛对于化身佛谓之真佛。又谓无相之法身。无量寿经曰: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临济录曰:真佛无形,真法无...
界摄
衣缠颈白衣舍戒缘起
四种地
能缘
空宗
有见
现种种身
化制二教
眼等识
杀生
色界中有三胜生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

若从烈焰中觅得清凉地,非冷眼人不能得

念佛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动机决定施舍

佛为迦叶尊者让半座
闲人念佛正优游,莫把光阴空里投
怎样印证因果轮回是真实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