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又名四无所畏,无畏是教化他人的心没有惧怕。有佛四无畏与菩萨四无畏两种。...布施时心无分别,平等而施。...(一)梵语 prajā,巴利语 paā。音译般若。指推理、判断事理之精神作用。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植物)Tamāla-pattra,香草名。玄应音义一曰:多摩罗跋香,此云藿叶香。慧琳音义三曰:多摩罗跋,香名也。唐云藿...慈悲与忍辱之合称。证道歌(大四八·三九六上):“观恶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增长业”之对称。指不故思业与故思业中,受他人之强制或由于无智所造之轻业。此业多有追悔等之心而不熏增业种子,...已得无间道。能证不还果。谓此无间证不还果。彼于欲界贪欲瞋恚。由世间道或先永断。于四圣谛。先未现观。今修现观。...(术语)有部宗谓涅槃为本来实有。断烦恼时,起所谓离系得之绳属之于行者之身也,成实宗谓涅槃为无法,生死因果之无...梵语 rājan,巴利语同。印度佛教兴盛之时代,王权亦有逐渐强化之趋势。至阿育王、迦腻色迦王时,将印度建设成一统...谓真理超越言语思虑。或谓道理之存在,无法用言语说明。理,为相对于“事”者,指宇宙森罗差别之现象事法的本体,乃...【非圆成实相】 p0715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二页云:善男子!若于此余同类可得相,及譬喩中有一切异类相者;由此因...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原文】 人当临终,唯同声念佛为有益。若识心未去,沐浴举哀等,大有所妨。是以修净业人,须于平日,与眷属说其所...
有一种错误的说法:你年纪轻体力强,应该研究教理;如果你年纪大了,好好念佛得了,不要搞那么复杂。但是这种说法对...我所在的城市,地下是一片煤海。太多的人拼死违规偷采。据说一个偷采高手是信佛的,他在佛前发下誓愿:让我多采一些...我以前跟谛闲老法师学教,在他那里参学。听谛闲老法师说:自己有好处,给人家讲讲说说也有好处,不会用功的也会用功...问: 弟子有一些疑惑,为何弟子越是拼命念佛,烦恼越重,脾气越大,究竟是为什么,是弟子不适合学净土法门吗?请慈...问: 弟子平时学戒、研教时,常感觉脑袋、眼睛很累,妄想很多,经常思维其中的法义,在日常生活及念佛中也不断冒出...
有人说,世上最美的微笑,是拈花一笑,那么,世上最美的音声,就该是阿弥陀佛了!长夜漫漫,是谁为世间燃起法炬?业...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对于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曾讲一个小故事:有一贫穷人供养天神,求能离苦得乐,他早晚上...
德山德海禅师
【五灯会元】
鼎州德山德海禅师,僧问:「灵山一会,何人得闻?」师曰:「阇黎得闻。」曰:「未审灵山说个甚么?」师曰:「即阇黎会。」问:「如何是该天括地句?」师曰:「千里摇动。」问:「从上宗乘以何为验?」师曰:「从上且置,即今作么生?」曰:「大众总见。」师曰:「话堕也。」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擘。」
上篇:潭州岳麓和尚 | 下篇:后招庆和尚 |
(真言)祈雨止之神咒。见密咒圆因往生集。...
四无畏
清净施
慧
多摩罗跋
慈忍
不增长业
不还向者
小乘二家涅槃
王
理在绝言
非圆成实相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人当临终,唯此事为之有益

年纪大了就不要研究教理吗
不要带着某种功利的目的去信佛吧
参禅人的一念之差
为何越念佛,烦恼脾气越大
学戒研教为何感受不到法喜

业海茫茫,谁为众生擎起慈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