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名。又作百丈开田。此为唐代禅师百丈惟政(涅槃和尚)以动作代替语言之示众机法。五灯会元卷四百丈涅槃章(卍续一三八·六四上):“百丈山涅槃和尚一日谓众曰:‘汝等与我开田,我与汝说大义。’众开田了归,请说大义,师乃展两手,众罔措。”惟政展开两手,乃表示田地之开垦即为佛法大义。[景德传灯录卷六] p457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嫌骂僧知事戒开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犯者,实有其事,恐后悔恨,语令如法发露,便言有爱恚等;若戏错...(术语)猛火之聚积。依罪业而在地狱所感者。正法念经十一曰:彼不善业,作而复集,势力坚,所得果报,有大火聚。(...为二圆之一。“今圆”之对称。指法华以前所说之圆教。华严、方等,般若等三时所说之圆教即称昔圆。(参阅“二圆”2...(术语)Śūnya,空之梵语。谓虚空及诸法之空无也。又舜若多之略,译作空性。...【有不相应法】 p0549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有不相应法云何?谓无漏心心所法,及色无为心不相应行。...(譬喻)以譬犯罪之比丘。比丘犯四重罪,则既断比丘之生命,与死尸均也。智度论二十二曰:众僧大海中,结戒为畔际。...即梵网经之异称。全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今之梵网经,仅为广本梵网经中有关菩萨阶位、戒律之菩萨心...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谏随举比丘尼者,比丘僧举,意在清心,五众同治,不相往返。乃违众命,亲事供承,为恼处深。...赎取被捕之鱼、鸟等诸禽畜,再放于池沼、山野,称为放生;行此仪式之法会,称为放生会。供此放生用之水池,特称作放...观佛身之“观佛三昧”中,分为生身与法身二观,其中,观佛之生身(肉身)中具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等无量佛德...梵语 uttara,巴利语同。音译郁多罗。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即...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一讲) 我们有这个殊胜的因缘,我们在三天当中来跟大家讨论有关...
凡修行人,当在自己家中修,不必定到林中修。若皆到林中修,何有此大屋可容,人多则林中缴用多,诸人奔走辛苦,家中...佛教提倡放生的本意,一是减少众生杀业,二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现代社会文明虽然日渐发达,但众生的杀业却不见减少...居士能够说皈依吗?居士可以讲经吗?居士可以化缘吗?居士可以主持寺院吗?居士能为信徒念经拜忏超度吗?居士能够参...
人们做着种种苦力,才能够造一个房子。所以建庙造伽蓝,一定要有人修道,否则就是祖师讲的广造伽蓝,不体道本,天堂...
这人呐!在佛法中就怕没有一点染,没有一点信心,那就不好办。我们前生也可能种了善根,今生出家了,出家得有点善根...
(一)凡圣同居土: 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圣人同生其间。然凡圣所见之境,与所受用,天渊悬殊。西方约...
山门又作三门,乃大乘佛教及丛林之象征。本义为寺院正面的楼门,为禅刹七堂伽蓝之一。后引申发展出以下几种意思:第...
惟政展开两手
【佛光大辞典】
上篇:惟劲 | 下篇:惟悟 |
夜摩天,华译时分,为欲界六天中之第三天名。...
嫌骂知事戒开缘
火聚
昔圆
舜若
有不相应法
死尸
梵网戒品
谏随举比丘尼法
放生会
法身观
究竟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净界法师:禅净双修

居士以在家老实念佛为本
盲目放生的常见弊端
圣严法师《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的不同》

不要以为建庙功德很大,功德大是因为有人修道

这放不下,那丢不开,哪会相应啊

极乐世界的四种国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