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杂名)即佛寺也。江总文曰:我开梵宇,面壑临丘。...行事钞·二衣总别篇:“萨婆多,欲作住处,先看水中有虫不?有者,作余井。犹有,舍去。凡用水法,应清净者。如法漉...(术语)二业之一。人人各别之业因,而感各自之果者,如各自之五根是也。...梵语 soda?ākārāh。又作十六行、十六行观、十六行相观、十六圣行、十六谛、四谛十六行相。行相,相状之意。观四...观想中正不偏之理的观法,为天台三观之一。...(术语)妄念横漏泄也。临济录曰:把捉念漏不令放起。...【生起】 p0473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言生起者:于一切时,容可生故。...此诸烦恼,亦名随烦恼,以皆随心为恼乱事故。复有此余异诸烦恼,染污心所。行蕴所摄,随烦恼起,故亦名随烦恼。不名...(修法)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所出。为极略之念诵法。见诸义轨诀影二。...(术语)如来四智之一。凡夫第七识之我见,转而得此智慧,以证自他平等之理,对于初地以上之菩萨,现他受用之身土,...大乘五十二个阶位中,第五十一位菩萨,叫做等觉,意思是此觉已经与佛差不多相等了,此时若回顾第十法云地,已经可以...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生命的产生和形成,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必有其因果,所以: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每个...
忆佛、念佛是我们人生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情,我们要净念相继地,就是二六时中不间断地执持南无阿弥陀佛,无时或忘。 ...王先生是一个公司的董事长,生意做得非常成功。 他的个性比较严肃保守,没有什么知心的朋友。每天忙完公事,回家吃...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有花香一篇,说到:庭院中百合花开,白天虽然也能闻到花香,但香味微淡。到了夜深人静的时...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2015年版《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指2013年全球人口平均寿命为71岁,女性73岁、男性68岁...有一天,徒弟问禅师道:世上真有完人吗? 禅师笑而不答,随后从身旁的几上端起一只茶杯,递给面前的弟子,反问道:...
1、大道至简 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世上的事情难就难在简单,简单不是敷衍了事,也不是单...
我们在明白整个生命的道理当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跟涅槃两种根本。这地方我们分两大段,先说明修行者跟一般凡夫...
潭州云盖禅师
【五灯会元】
潭州云盖禅师,僧问:「佛未出世时如何?」师曰:「月中藏玉兔。」曰:「出后如何?」师曰:「日里背金乌。」问:「不可以情测时如何?」师曰:「无舌童儿机智尽。」风穴参,师问:「石角穿云路,携筇意若何?」穴曰:「红霞笼玉象,拥嶂照川源。」师曰:「相随来也。」穴曰:「和尚也须低声。」师曰:「且坐吃茶。」
上篇:南岳玄泰禅师 | 下篇:龙湖普闻禅师 |
【劣识胜识】 p0631 集异门论十一卷十一页云:若劣若胜者:云何施设劣识胜识?答:观待施设劣识胜识。复如何等...
梵宇
用水法
不共业
十六行相
中道观
念漏
生起
十六随烦恼
七支念诵法
平等性智
金刚心菩萨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是思想决定你的生命

千念万念成就临终纯净的一念
美好的掌声

【推荐】制心一处,才能无事不办

佛门里的养生妙方
不去计较缺点

中国人的四大传统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