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梵者清净之义,断淫欲之法为梵行,即梵天之行法也。修梵行则生梵天。智度论曰:断淫欲天皆名为梵天,说梵皆...禅林用语。坐,平坐之意。坐断,原意谓“彻底的坐”,引申为拼命做之意。又作坐破。即由坐禅之力以断迷,用以形容坐...(经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宾头卢原为优陀延王(又云优填王)臣,既出家证阿罗汉果,还国为国王说种种之譬喻,...指现报、生报、后报、无报四种。(一)现报,谓现世所造善恶之业,不待来生,而于今生即受果报。(二)生报,谓现世所造...(术语)以各人不共之业而变现各人不共之境者,如五根是也。...【大乘二种性】 修大乘菩萨行,必具足无漏菩提种子,此种子有二种,一为本性住种,一为习所成种。本性住种,是无始...即禁止自己说话。一切众生之生死轮回,皆由于身、口、意三业所致,若消除此三业,可速得解脱;禁语目的之一即为减少...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叫做中道实相。...(术语)妄念横漏泄也。临济录曰:把捉念漏不令放起。...缠即缠缚,使人心身不自在,及缠缚有情,系于三界之欲,故云缠也。根本烦恼,亦名为缠。经说欲贪,缠为缘故。然品类...二食之一,九食之一。入于禅定,身心适悦,能长养肉体,资益慧命,一如食物之能长养肉体,存续精神,故称禅悦食。法...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持名念佛,念四字阿弥陀佛,还是六字南无阿弥陀佛,都可以,但以念六字佛号为主。阿弥...
怎么样不死呢?学佛,成了道了,得了解脱道,就不死了。死了到什么地方去呢?这是个谜。我们说死了、死了,那又很便...
有些佛教徒常生病,当然有病就要看病,假病也要假药来医治。 《金刚经》也提到: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也是讲缘生缘...去年写过一篇关于安全感的问提,在和很多的居士交流中发现很多人没有安全感,现代的社会安全感实在是一个大问题,结...
在做了多年居士以后,于1999年我正式剃度出家。出家源于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当时我师父接手了一个寺院,没有人管理,...
智者大师把整个成佛之道简单地判作两个阶位:一个是般若道,一个是方便道。 什么叫般若道呢?就是你从凡夫到大乘的...
似乎,这是个计较的时代,分秒必计较、丝缕必计较、颗粒必计较、毫厘必计较......,为此,行道必争、薪水必争、职位...学佛就是由解起行;就是把所学来的佛法、佛教、和研究的佛学的理论,来躬亲实践,付诸实行;由于实行,才能证诸理论...
龙湖普闻禅师
【五灯会元】
邵武军龙湖普闻禅师,唐僖宗太子也。幼不茹荤,长无经世意。僖宗钟爱之,然百计陶写,终不能回。中和初,僖宗幸蜀,师断发逸游,人无知者,造石霜,问曰:「祖师别传事,肯以相付乎?」霜曰:「莫谤祖师。」师曰:「天下宗旨盛大,岂妄为之邪?」霜曰:「是实事那?」师曰:「师意如何?」霜曰:「待案山点头,即向汝道。」师于言下顿省。辞去至邵武城外,见山郁然深秀,遂拨草,至烟起处,有一苦行居焉。苦行见师至,乃曰:「上人当兴此。」长揖而去。师居十余年,一日有一老人拜谒,师问:「住在何处?至此何求?」老人曰:「住在此山,然非人,龙也。行雨不职,上天有罚当死,愿垂救护。」师曰:「汝得罪上帝,我何能致力?虽然,可易形来。」俄失老人所在,视坐傍有一小蛇,延缘入袖,至暮雷电震山,风雨交作,师危坐不倾,达旦晴霁,垂袖,蛇堕地而去。有顷,老人拜而泣曰:「自非大士慈悲,为血腥秽此山矣,念何以报斯恩。」即穴岩下为泉,曰:「此泉为他日多众之设,今号龙湖。」邦人闻其事,施财施力,相与建寺,衲子云趋。师阐化三十余年,临示寂声钟集众,说偈曰:「我逃世难来出家,宗师指示个歇处。住山聚众三十年,寻常不欲轻分付。今日分明说似君,我敛目时齐听取。」安然而逝。塔于本山,谥圆觉禅师。
上篇:潭州云盖禅师 | 下篇:张拙秀才 |
(术语)应一切众生之机而各现所喜见之身说应机之法,是曰普门示现之身。大疏八曰:尔时弟子都成曼荼罗身,若更深释...
梵行
坐断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
四种业报
不共变
大乘二种性
禁语
中道实相
念漏
十缠
禅悦食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持名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六字

你死的次数越多,你越了不了

有病治不好就要发大惭愧心
我们为什么会没有安全感

正德法师:我是如何下决心做和尚的

成佛之道的两个阶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