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边,圆融无碍,叫做“中道实相”。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佛教以青、黄、赤、白、黑等五种基本色为五正色,乃美丽庄严之色。如弥陀净土之五色光、药师经中之五色丝、千手观音...(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一夙夜不学,二老不止淫,三得财不施,四不受佛言。此四法害身,是名四自侵。...为五停心观之一。又作缘起观、观缘观。谓观顺逆之十二因缘,认识三世因果相续,以对治愚痴之障,而悟生死流转之理。...咒,为梵语 dhāranī(陀罗尼)之意译。陀罗尼能摄持各种善法,能遮除各种恶法。诵唱陀罗尼时,必须至心礼敬,然后...(术语)智中之智也,特称佛之一切智。...修行密教者为除懈怠昏沉,于眼部所涂用之药物。苏悉地羯啰经卷下圆备成就品载其合药法及佛、莲华、金刚三部之眼药真...(术语)由弥陀大悲愿力之回向,信心发得,入于念佛三昧,一生造恶之凡夫身亦直往生于极乐也。或谓行口称念佛,心念...指一法与多法成为各别之体用。为“同体门”之对称。华严宗谓一切诸法一一相异,各由不同之因缘而生,彼此体用差别非...【预流一来非善士趣】 p1233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二五卷四页云:问:何故不说预流一来为善士趣耶?答:应说而不说者,...禅林用语。谓乍看之下,虽甚相似,然实则并非原本之物。此语常用来贬指学人装模作样之动作、语句等,或形容禅徒未能...东汉译经家。其祖先为康居国人。以慧学称名洛阳。献帝兴平元年至建安四年间(194~199),于洛阳译舍利弗摩诃目犍连...(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明学长老92岁,而体型瘦削,风范淡定。2012年5月19日到20日,两天里几次见到老和尚,或讲话,或洒净,或主法,乃至...八难,佛学词汇。难是讲遭受灾难、遭遇到困难,这是专指没有机缘接触到佛法。佛经上经常说,一切众生最严重的灾难、...
我们看到很多非佛教徒,也会做一些慈善事业,他们也修善,我们佛弟子也修善,这两个有什么差别呢? 有些人说:所有...问: 在家居士破五戒,复又忏悔,命终往生,能否超越下品中生? 大安法师答: 你可千万不要抱这个侥幸的心理。在家...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学佛的过程中,往往必须经历重复的挣扎;重复的创伤、挫折;重复的忧郁感;重复的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无力感...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种自己很难发现的习气嫉妒心。嫉妒本身来自于我执,嫉妒心是一种很负面的情绪,不但会影响我们的...
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和一切的科技发明,其实都在解决人类共同的问题。当我们要寻求任何一项答案,相对也必须付出同等...
中道实相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中道观 | 下篇:中道第一义谛 |
(术语)修行佛道之位也。对于成佛之位为果地或果上而名。圆觉经曰: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楞严经五曰:我本因...
色彩
四自侵经
因缘观
诵咒
智智
眼药
念佛往生
异体门
预流一来非善士趣
似则似是则未是
康孟详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明学长老的「佛事道影」
八难

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修善差别
破五戒复又忏悔,能否超越下品中生

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
慧律法师《莫拒外境念念清静》
转变嫉妒心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