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想中正不偏之理的观法,为天台三观之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指如来微尘相海身所依之土。为五土之一。此土万德成就,众宝庄严,且周圆无际。[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参阅“五土...(名数)一戒,二神通,三智,四慧,谓之四自在。见自在王经。...由因缘所变现者。二变之一。为“分别变”之对称。即由因与缘之势力变现者,称为因缘变;由作意、计度等分别力变现者...贬斥唯知诵唱经文,而不了解经文意义之僧。摩诃止观卷五上(大四六·五二中):“非闇证禅师、诵文法师所能知也!”...(术语)不思议业相之对。依法力熏习而如实修行,破生灭相,现不生灭,破无明不觉,显现法身之相也。即本觉之随染者...禅林用语。意指眼光敏锐,比喻有作为、有气概之貌;禅林中,转指明辨是非、得失之意。又称眼里(里)有筋。为“眼里...(物名)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氎衣,黄金氎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于释尊,其因...指二个以上之异种字相叠合成之悉昙子音字。重字,又作合成字、复合字。如 (ksa,叉)字为异种字所合成。于悉昙体文...【想受灭乐为乐中第一】 p1231 瑜伽五卷四页云:又薄伽梵建立想受灭乐为乐中第一。此依住乐;非谓受乐。...禅林用语。为“如龙得水”之对句。又作似虎靠山。谓老虎本有之威风,若不靠山,即难发挥其本能威力;于禅林中,转指...(1858~1927)广东南海人。原名祖诒,字广夏、更生,号长素。氏精于孔学,对佛学之奥旨亦多体会,其著作中,每多佛...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
现在有些凡夫说释迦牟尼佛讲净土法门、极乐世界,大概是一个方便之喻、一个化城,甚至是一种精神现象;有的甚至说净...
佛的弟子,有出家的有在家的,人是有情众生,人是有情感的。人从那里来?佛教讲就是爱。十二因缘中,无明、行、识、...问: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大安法师答: 本人鼓励受菩萨戒,我们看到上辈三品往生者,就是受菩萨戒的资格,发大乘...
有人说越有钱的人越抠门,按这种逻辑,顶级富豪岂不是世界上顶级吝啬鬼?悉数抠门的富豪,他们不是不舍得花钱,而是...◆人因怕死而祈求长生不老,怕容貌改变而浓妆艳抹,因厌弃年老而祈祷青春。永远不断的去追求不变的事物,有如走进无...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本身却非常的纯静; 做事如山:要踏踏实实的做事,像山一样稳...
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意思。观是用眼去观,但这里不是以眼睛的眼,而是以心眼、慧眼的眼来观...行菩萨道的人,心中没有任何度众生的念头,也不计较自己是否能得到回馈,因此能体会解脱的快乐。可是,在世人的眼里...
中道观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中道义 | 下篇:中道实相 |
(术语)佛陀证悟之性海,为佛佛自知之法,不可言说,是曰果分不可说。然此不可说之果分,得于因人之机缘略说一分,...
色相土
四自在
因缘变
诵文法师
智净相
眼筋
金襕衣
异体重字
想受灭乐为乐中第一
似虎奔山
康有为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千万不要犯诽谤净土法门的罪业

佛教的情感观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看看这些名人是如何惜福的
慧律心语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