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译经家。其祖先为康居国人。以慧学称名洛阳。献帝兴平元年至建安四年间(194~199),于洛阳译舍利弗摩诃目犍连四衢经一卷、兴起行经二卷、梵网经二卷、四谛经一卷,并与竺大力共译修行本起经二卷,与昙果共译中本起经二卷。生卒年不详。[出三藏记集卷二、卷十三、历代三宝纪卷四、开元释教录卷一] p453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佛教丛林中,每日用斋时,为大众添饭菜、装茶水之作务,称为行堂。从事此项工作者,称为行堂师、碗头。 (二)指...【烦恼相应】 p1191 杂集论六卷十五页云:相应者:谓贪不与瞋相应。如瞋,疑亦尔。余皆得相应。何故贪不与瞋相应?...(1071~1128)宋代临济宗黄龙派僧。瑞州(江西高安)人,俗姓喻(或谓彭、俞)。字觉范。号寂音尊者。年十九,试经...子题:歌咏声说法有五过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四分,为檀越说,听说契经,及分别义,得不具说文句。不得二比丘同...(人名)宋慈云忏主之实名。...唐代人。籍贯、生卒年均不详。太宗时,印度戒日王入贡,贞观十七年(643,一说二十二年)春,王玄策奉敕出使印度,...(流派)八宗之一。为穷明万法性相之宗,故名法相宗。此目取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之名而立。又依唯识论明万法唯识之理...西方净土之菩萨,具足十三力,而能自利利他。即:(一)因力,宿世之善根力。(二)缘力,善智识之教诲力。(三)意力,如...(术语)梵音samā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1、指化法四教,即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以上藏通别圆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故名为化法。 2、指化仪四...梵名 Gautamī,巴利名 Gotamī。即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亦为释种中一般女子之通称。又作乔答弥、俱昙弥、瞿昙...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
如来知诸众生唯仗自力了脱之难,故于一切法门之外,特开念佛求生净土一门。但能信愿真切,即五逆十恶极重罪人,临命...
称彼如来名者,谓称无碍光如来名也。如彼如来光明智相者。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此光明照十方世界无有障碍。能除十方众...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脾气粗暴,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有些人则慈眉善目,忍辱礼让,有一副谦恭待人的好气度。修心必先...
末学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生于河南的一个小乡村,二〇一三年工科博士毕业。现与读者分享我的学佛经历,向您展示为何一...娑婆诃,这是很要紧的。你看大悲咒上有十四个娑婆诃,每一个娑婆诃,都有六种意思;所以你记得,无论在任何的咒上有...
我们讲因果同时,借缘显现。从因果转变的角度,佛教是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那么我们要知道,业是怎么...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问: 原来是按禅宗早、晚课本做课,如按净土法门早、晚课应怎样做? 大安法师答: 禅宗早、晚课,一般禅宗丛林都是...
康孟详
【佛光大辞典】
上篇:康有为 | 下篇:康居国 |
(经名)三卷,唐不空译。佛在祇园,莎底苾刍为众破樵,为黑蛇所螫,不堪苦痛。阿难白佛求救,佛为说大孔雀明王神咒...
行堂
烦恼相应
德洪
说法诸说是非
遵式
王玄策
法相宗
十三力
三昧
四教
憍昙弥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信愿具足者,则万修万人去

称佛名号相应为要
人能百忍自无忧

我为什么选择念佛法门
「娑婆诃」的六种意思

业是怎么来的?造完后又跑哪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