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梵音samā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流派)大日经住心品所举三十种外道之一。大日经疏二曰:经云阿赖耶者,是执持含藏义,亦是室义。此宗说有阿赖耶,...【决达】 p0700 瑜伽八十四卷五页云:言决达者:究竟出离无退转故。...子题:寺诰、寺院处所、祇桓图、释门多法、寺院造立非法、寺法灭、护持寺法、道众须自敬以生俗信、道众识法护持人皆...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有“三途河”之说,谓罪人死后须经地狱三途河始通往冥土,河有三濑,即山水濑、江深渊、有桥...(物名)浴像功德经曰:应以牛头旃檀、紫檀、多摩罗香、甘松、芎藭、白檀、郁金、龙脑、沉香、麝香、丁香,如是等妙...(一)一般以僧众受檀越之施食,称为受食。[四分律卷十五、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一下] (二)禅林中之受食,指晨、...【他心智证通】 p0488 集异门论十五卷十四页云:云何他心智证通?答:于他有情补特伽罗寻伺心等,皆如实知。谓有贪...(人名)Kumāraśarman,诗人名。玄应音义二十五曰:鸠摩罗设摩,此云童寂。多造诗咏者。...(人名)二商主名,提谓又作帝梨富娑Trapṣa瓜,离谓等。波利又称跋梨迦Bhallika,优婆离,金挺等。或称为北天人。...【二相】 p0021 瑜伽七十二卷九页云:复有余二相。一、本性相。二、影像相。云何本性相?谓先分别所生,及相所...(术语)心体不可思议,称之曰妙。圆觉经曰:如来圆觉妙心。五灯会元一曰: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
学佛、修法很难,比如我们常说的四种难: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然而还有一难,比这四种更难,...
【原文】 予未出家时,乍阅宗门语,便以情识模拟,与一座主书,左纵右横,座主惮焉。出家数年后,重会座主于一宿庵...
问: 我学净土法门,也念佛。我觉得如果阿弥陀佛能经常示现让人看到,人们对净土的信心会增强的;念佛过程中阿弥陀...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迦尸罗国和毗提醯国之间,有一片旷野。尽管它是通往两国之间最便利的途径,却无论白天、晚上都很...
问: 如果对世间的妻子儿女、财产、事业等等还有留恋之心,但同时也很想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人能往生吗?若到了临...
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是怎么用功的,他答道:饥来吃饭困来眠。对方说:大家都是这样的啊!那他们都跟你一样用功吗?大...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精进的修行者,他们有人当生证果,但也有懈怠的人,于于悠悠缓纵,空过时日。当时,佛陀领众在...问: 当今社会太多不平等,而佛教里说众生皆平等,是如何理解? 正如法师答: 众生平等,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与佛同...
三昧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阿僧祇劫 | 下篇:五种三昧 |
凡二卷。清代神穆德撰,义庵续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潭柘山位于北平西约四十六公里,为西山之脉。古有龙...
阿赖耶外道
决达
造寺法式
奈河津
灌佛香汤
受食
他心智证通
鸠摩罗设摩
提谓波利
二相
妙心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修道的第五难

你以前见地超卓,为何现在反而变得这么平庸

阿弥陀佛为什么不示现,让大家生起信心呢
商人与罗刹鬼

对世间有留恋,但也想往生,这样能往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