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有“三途河”之说,谓罪人死后须经地狱三途河始通往冥土,河有三濑,即山水濑、江深渊、有桥渡;罪人依生前所造业之不同而渡不同之濑。此三途河即称奈河津。(参阅“三途之川”620) p313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凡六卷。元魏吉迦夜、昙曜共译。又称付法藏因缘经、付法藏传、付法藏经、付法传。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乃叙述释尊入...(术语)三度之法会也。罗什译之弥勒大成佛经曰:说此偈已,出家学道,坐于金刚庄严道场龙华菩提树下。(中略)于此...据华严经疏卷二载,依众生成佛种性之不同,而分为五,即:(一)不定性半成佛,不定性指根性不定。谓不定性者若近声闻...梵名 Mahāvyutpatti。西藏名 Lo-pan mav-pos mdsad-pahi bye-brag-tu rtogs-par byed-pa chen-po,又略作 Bye-bra...【类有四种】 p1445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三卷八页云:类有四种。一、修类,二、律仪类,三、界类,四、相似类。修类...【三自性所依止】 p0205 瑜伽七十四卷三页云:问:遍计所执自性,当言何所依止?答:当言依止三事。谓相、名、分别...(人名)Āmrapāli,人名。又植物名。...梵语 mano-maya-kāya。又作意成身、意成色身、摩[少/兔]化身、摩奴末耶身。非父母所生之身体,乃初地以上之菩萨为...【四句答】 p0407 杂集论十五卷十一页云:四句者,谓于所问作四句答。如有问言:若成就眼根,亦耳根耶?设成就耳根...梵语 ?arīra。音译舍利。又作骨身。通常指佛之遗骨,亦即佛舍利。又尊称死者之遗骨,亦称灵骨。敕修百丈清规卷三有...(术语)谓三摩也。三止之一。无明颠倒者了得实相之真性,随缘而内外之变化无动于心,安心不动也。翻译名义集曰:止...维摩诘所说经...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对亲友不能太执著 亲朋好友是因为各种因缘的积聚,在即生中成为亲友的,因缘散了以后,这种关系就消失了。 其实佛教...
问: 师父,您刚才告诉我们当下一念,我们也知道当下一念是修行法门。我们有点执着,因为如少水鱼,当生开悟不是很...
(一) 《心经》,发挥三世诸佛所证之菩提涅槃,一切众生本具之真如佛性,十方如来度生之要道,凡百行人作佛之良谟...释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雪山苦行六年,最后于菩提树下成就无上佛道。成道后,游历诸国,弘法利生。不知不觉,离开...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一日,世尊告诉诸比丘:有四种无碍辩才,是哪四种呢?即:义无碍辩、法无碍辩、辞无碍辩...
1.心里装着善良,装着宽容,装着真诚,装着感恩,你的生命就充满了阳光。无论遇到任何矛盾,都会首先查找自身的不足...
古人最初发心,真正为生死大事,决志出离,故割爱辞亲,参师访友,历尽艰辛,心心念念,只为己躬下事未明,忧悲痛切...1.工作是一阵子,家庭是一辈子;世间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家庭的失败。 2.你占有财富,财富占有你的精神;你拥有名...
奈河津
【佛光大辞典】
上篇:奈良大佛 | 下篇:依止阿阇梨 |
(术语)对于无漏之道具戒而名有漏之诸戒为俗戒。法苑珠林曰:夫戒有三种:一是俗戒,二是道戒,三是定戒。五、八、...
付法藏因缘传
三会
五性成佛
翻译名义大集
类有四种
三自性所依止
庵罗波利
意生身
四句答
灵骨
方便随缘止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爱恨亲疏,这样的爱是一种交易

【推荐】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印光大师谈《心经》
拔提释王作比丘缘

四种无碍辩才

心里装什么就会跟什么结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