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涅槃之异名。灭者灭诸相之无为法也。涅槃者是由真智之拣择力所得之灭法,故曰择灭。俱舍论一曰:择谓拣择,...禅林用语。原意谓手扶围墙,作探摸墙壁之势,犹如黑夜寻物之状;在禅林中,转指凡夫以思虑分别,来臆测佛之境界。碧...(人名)又曰末伽梨俱舍梨Maskārī Gośāliputra(巴Makkhali Gosāla,又Makkhali Gosālapurtta),具曰末...(术语)称永嘉玄觉禅师也。传灯录曰:永嘉禅师诣曹溪,语契六祖。六祖叹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之一宿觉。...(术语)主要之法文也。梁僧传(慧远传)曰:抄其要文,撰为二十卷。慈恩传七曰:翻译圣教要文。...【能永断】 p0893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页云:能永断者:谓能修习烦恼对治。...(术语)又作腊。岁终祭神,汉谓为腊。因而比丘受戒后,终三旬之安居,名为腊。取岁终之义也。出家之年岁,与俗异,...小乘俱舍论以一切之烦恼称为随烦恼,或对于六随眠之根本烦恼,而称其余之烦恼为随烦恼;大乘唯识家则谓根本烦恼以外...亦名:解三小界法、三小界解法、小界解法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解三小界,同前结法。”资持记释云:“解三小中。...(术语)呼召体者为名,为名所诠之实物为体,世间一切之事物,名不即于体,体不即于名,名体各别,是曰名体互为客。...(术语)有无四句之一。计我与五蕴身皆无之外道见,名为无句,即断见也。...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深信因果、多修阴德 时下之人,最大毛病在于不信因果报应,然而不论世间法,出世间法,皆不离因果,今先以此开启话...
论佛法之渊源,总不外于现前一念之心。心也者,万法之总持,圣凡之枢纽也,收之不见毫尘,放之圆赅空有,三千性相,...佛教中的四大主要指佛教术语。指地、水、火、风为四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谓地、水、火、风四种物体均能保持各自的...
第一种就是学习不净观。 内心记得十种不净,也就是有识不净相一种,然后无识不净相九种,也就是墓园九观,就可以灭...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于清晨前往河边洗浴,后至岸边歇息。此时有一天人放光,照于河岸,对着比丘说:有一个巢穴,夜...
【原文】 无常迅速,虽老少无别。然年少人犹处未定之天,妄冀长寿;若老年人,则定然光景无多矣! 须把身世事处分了...
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亦现慈善光华之相。彼固无心求相貌容颜之好,而自然会好。 ...许多年前,有个求道的年轻人,为了获悉人生的道理,不辞辛劳,长年累月,跋山涉水到各地探访有道之士,寻求答案。时...
五观顺支禅师
【五灯会元】
新罗国五观山顺支了悟禅师,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竖拂子。僧曰:「莫这个便是?」师放下拂子。问:「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是甚么字?」师作圆相示之。有僧于师前作五花圆相,师画破作一圆相。
上篇:无著文喜禅师 | 下篇:仰山东塔和尚 |
【阿那波那念有五种修习】 p0782 瑜伽二十七卷五页云:又此阿那波那念,应知略有五种修习。何等为五?一、算数...
择灭
扶篱摸壁
末伽梨拘赊梨
一宿觉
要文
能永断
腊
二十种随烦恼
摄僧三小界解法
名体
无句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李炳南老居士:契道之法

十界圣凡不离现前一念
四大

六种灭除贪欲的方法
巢窟不可爱,终将败坏

这是晚年最要紧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