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梵名 Aksapāda。又称乔达摩(梵 Gautama 或 Gotama)。为印度正理学派(六派哲学之一)之祖。略称足目。全称足目仙...(术语)Mārgaśirṣa,第九月之名。西域记二曰:秋三月,谓頞湿缚庚阇月,迦逻底迦月,末伽始罗月,此当从七月十...(1268~1325)日本曹洞宗太祖。越前(福井县)人,俗姓藤原。法名绍瑾。十三岁礼永平寺第二世孤云怀奘出家,怀奘示...【听闻正法】 p1463 瑜伽四十四卷八页云:若诸菩萨、欲听法时,作五种想,应从善友,听闻正法。一、作宝想。难得义...【菩萨所修无量与外道二乘有共不共】 p1136 瑜伽四十四卷十页云:此中菩萨慈等无量、有情缘者、当知其相、与外道共...(术语)言一真法界之体为无为自然。楞严经八曰: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长水义疏曰:体即真如。无漏清净一真...子题:瞬、一瞬、弹指、一弹指、罗预、一罗预、一须臾、漏刻经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言须臾者,时之异名也。僧祇...(杂语)其心诚实而无谄曲,堪受法者。法华经方便品曰: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比量者,谓现余信解,此云何?谓除现量所得余不现事决定俱转,先见成就今现见彼一分时,于所余分正信解生,谓彼于此...又作极腊、腊满、一腊。腊,与“腊”同,法腊之意。僧受戒之年岁称腊,腊次之最高者,称为极腊。盖僧团中以夏安居圆...全一卷。隋代吉藏(549~623)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为昙无谶所译金光明经四卷之注释书。本书将金光明经十八品...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
过去,佛陀带领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众及五百位诸大菩萨,来到毗舍离城的奈氏树园,弘扬佛法,度化众生。隔天清晨,...将我们的舌头视为仆人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是主宰舌头的主人。舌头照命令行事,说些我们想要说的话,而不是它要我们...
第二个很重要,保护你的善根。这个地方有些时候要暂时的停止。看第四段,第四段很重要。 四、暂止息力于中若身心疲...每天急匆匆地行走在来来往往地人群中,为了生计、为了永不满足的愿望去不停地追求,有时却忽视了身边最爱你的人、最...
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余有情,遇圣入圣遇邪入邪,名不定性聚。 --《俱舍论》 不定性者,那就是一般的凡夫,除了正性...昔时,佛在舍卫国为天人说法。当时舍卫城中有一位婆罗门长者,虽财富无量,却不好布施,悭贪不舍。每到用餐时间,必...
到了般若会上,佛陀把菩萨的因地展现给他们看,就说,你不服气,好,我把菩萨的因地给你们看。就是说, 你的因地只...1945春,虚云老和尚从云门到南华传戒。此时,云门禅寺有两位僧人,一位法名古根,一位法名传真,同住在一个寮房。一...
无著文喜禅师
【五灯会元】
杭州无著文喜禅师,嘉禾语溪人也。姓朱氏。七岁,依本邑常乐寺﹝今宗福也。﹞国清出家剃染,后习律听教。属会昌澄汰,反服韬晦。大中初,例重忏度,于盐官齐峰寺,后谒大慈山性空禅师。空曰:「子何不遍参乎?」师直往五台山华严寺,至金刚窟礼谒,遇一老翁牵牛而行,邀师入寺。翁呼均提,有童子应声出迎。翁纵牛,引师升堂。堂宇皆耀金色,翁踞床指绣墩命坐。翁曰:「近自何来?」师曰:「南方。」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师曰:「末法比丘,少奉戒律。」翁曰:「多少众?」师曰:「或三百,或五百。」师却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翁曰:「龙蛇混杂,凡圣同居。」师曰:「多少众?」翁曰;「前三三,后三三。」翁呼童子致茶,并进酥酪。师纳其味,心意豁然。翁拈起玻璃盏,问曰:「南方还有这个否?」师曰:「无。」翁曰:「寻常将甚么吃茶?」师无对。师睹日色稍晚,遂问翁:「拟投一宿得否?」翁曰:「汝有执心,在不得宿。」师曰:「某甲无执心。」翁曰:「汝曾受戒否?」师曰:「受戒久矣。」翁曰:「汝若无执心,何用受戒?」师辞退。翁令童子相送,师问童子:「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童召:「大德!」师应诺。童曰:「是多少?」师复问曰:「此为何处?」童曰:「此金刚窟般若寺也。」师凄然,悟彼翁者即文殊也。不可再见,即稽首童子,愿乞一言为别。童说偈曰:「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心里无嗔是珍宝,无垢无染是真常。」言讫,均提与寺俱隐,但见五色云中,文殊乘金毛师子往来,忽有白云自东方来,覆之不见。时有沧州菩提寺僧修政等至,尚闻山石震吼之声。师因驻锡五台。咸通三年至洪州观音参仰山,顿了心契,令充典座。文殊尝现于粥镬上,师以搅粥篦便打,曰:「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殊乃说偈曰:「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老僧嫌。」一日,有异僧来求斋食,师减己分馈之。仰山预知,问曰:「适来果位人至,汝给食否?」师曰:「辍己回施。」仰曰:「汝大利益。」后旋浙住龙泉寺。僧问:「如何是涅槃相?」师曰:「香烟尽处验。」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唤院主来,这师僧患颠。」问:「如何是自己?」师默然,僧罔措,再问。师曰:「青天蒙昧,不向月边飞。」钱王奏赐紫衣,署无著禅师。将顺寂,于子夜告众曰:「三界心尽,即是涅槃。」言讫,跏趺而终。白光照室,竹树同色。塔于灵隐山之西坞。天福二年宣城帅田頵﹝于伦切﹞应杭将许思叛涣,纵兵大掠,发师塔,睹肉身不坏,爪发俱长。武肃钱王异之,遣裨将邵志重加封瘗,至皇朝嘉定庚辰,迁于净慈山智觉寿禅师塔左。
上篇:霍山景通禅师 | 下篇:五观顺支禅师 |
(术语)修真言法,选其法相应之时日也。...
足目仙
末伽始罗
莹山绍瑾
听闻正法
菩萨所修无量与外道二乘有共不共
一真无为
须臾
贞实
比量
极腊
金光明经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龙施女得佛授记因缘
培养说话的技巧

不要把修行修到内心产生严重的反弹
不要忽略身边的幸福

凡夫性情不定,遇正则正遇邪则邪
跳脱轮回识因果
